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3040)

作品数:6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建明秦海波李璐雷磊冯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环境科学学报》《矿物学报》《高校地质学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中硒结合态渔塘坝自然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湖北恩施渔塘坝高硒土壤中硒的结合态被引量:30
《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772-777,共6页朱建明 秦海波 李璐 冯志刚 苏宏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0373040,40573050)~~
湖北恩施渔塘坝是中国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典型病区.使用改进的7步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对渔塘坝土壤硒进行了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性提取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残渣态硒的提取,并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土壤总硒...
关键词:硒结合态 元素态硒 硒来源 高硒土壤 渔塘坝 
高硒环境样品中硒的形态分析方法被引量:28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7年第3期209-213,共5页朱建明 秦海波 李璐 魏中青 雷磊 苏宏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3040)
在恩施富硒碳质岩和土壤样品中硒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硒连续化学提取的改进方案。化学操作上定义为7个连续步骤:水溶态(MQ水提取)、可交换态(0.1 mol/L的K2HPO4+KH2PO4,pH=7.0)、有机结合态(0.1 mol/L NaOH)、元素态(1 mol/L Na2...
关键词: 结合态与形态分析 富硒环境样品 
西南寒武、二叠系富硒碳质岩中硒结合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9
《高校地质学报》2007年第1期69-74,共6页朱建明 秦海波 罗泰义 李璐 苏宏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3040)
使用硒的7步连续化学提取技术,对采自贵州寒武纪牛蹄塘组和湖北恩施二叠纪茅口组富硒碳质岩中的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性提取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残渣态硒进行了比较研究,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岩石总硒和各结...
关键词:硒结合态 富硒碳质岩 寒武纪 二叠纪 中国西南 
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岩石中硒的形态分析被引量:9
《矿物学报》2007年第1期89-95,共7页韩文亮 朱建明 秦海波 李璐 雷磊 苏宏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373040)
湖北恩施渔塘坝是中国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地区,也是恩施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其北部出露的富硒碳质岩石,通常认为是渔塘坝硒的主要来源。采用7步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将富硒碳质岩石中硒分为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
关键词:硒结合态 硒形态 富硒碳质岩 渔塘坝 
鄂西南恩施高硒土壤中硒的结合态与自然硒被引量:2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7年第z1期568-570,共3页秦海波 朱建明 李璐 雷磊 苏宏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3040)
  自然界中硒能够以多种氧化态形式存在,如Se0、SeO32-,HSeO3-,H2SeO3、SeO42-和H2SeO4等.不同形态的硒具有显著差异的地球化学特性,影响着地质环境中硒的迁移、循环、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
关键词:硒结合态 自然硒 硒中毒 高硒成因 湖北恩施 
湖北恩施渔塘坝地区发现的系列硒矿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6年第z1期27-30,共4页朱建明 李社红 郑宝山 苏宏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3040,40133010);美国能源部UIUC材料微分析中心资助项目
湖北恩施渔塘坝发现了自然硒和硒的系列矿物.硒矿物有自然硒、方硒铜矿、硒铜蓝、水硒铁石、硒银矿和难以定名的Fe-Se矿物,含硒矿物有含硒黄铁矿和含硒黄铜矿.自然硒分布广泛,成因上可分为原生型、次生型和"石煤"燃烧型.自然硒与方硒铜...
关键词:硒矿物 自然硒 水硒铁石 铜硒矿物 恩施渔塘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