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52)

作品数:6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学光朱士兴孙淑芬曹芳郭宪璞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学报》《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质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长城系高于庄组东昆仑造山带孢粉组合孢粉化石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东昆仑万宝沟岩群基质地层中发现白垩纪孢粉组合被引量:2
《地质通报》2007年第12期1611-1619,共9页郭宪璞 王乃文 丁孝忠 王大宁 赵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027201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200313000052)资助
东昆仑造山带万宝沟岩群是一套混杂堆积地层,有外来岩块和基质地层之分,以往根据岩块中的化石将该套地层的时代划为前寒武纪的蓟县纪—青白口纪。根据野外调查和研究结果,曾于2005年首次报道了在昆仑桥南剖面该岩群基质地层中发现古近...
关键词:白垩纪 孢粉化石 万宝沟岩群 基质地层 东昆仑造山带 
东昆仑造山带纳赤台岩群基质地层发现中新世孢粉组合被引量:4
《地质论评》2007年第6期824-829,I0011-I0012,共8页郭宪璞 王乃文 王大宁 丁孝忠 赵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272019);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编号200313000052)的成果
东昆仑造山带纳赤台岩群是一套混杂堆积地层,有外来岩块和基质地层之分别,以往根据岩块中的化石将该套地层划为下古生代的奥陶系—志留系。根据笔者等的研究和野外调查,2006年首次报道了在菜园子沟剖面该岩群基质地层中发现古近纪中—...
关键词:中新世 孢粉化石 纳赤台岩群 基质地层 东昆仑造山带 
燕山中、新元古代沉积盆地构造演化被引量:23
《地质调查与研究》2006年第4期263-270,共8页黄学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0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52)
燕山中、新元古代沉积盆地是一个经历了十亿年演化的长寿盆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受华北地台北缘构造环境变化的制约,该盆地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裂陷槽阶段(1800Ma~1600Ma)形成一个北东向半地堑式的楔形槽地,团山子-大红峪期...
关键词:燕山  新元古代 沉积盆地构造 演化阶段 
蓟县高于庄组燧石中原位保存的单细胞微体化石新类型被引量:4
《地球学报》2005年第6期547-551,共5页曹芳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冀北前寒武纪微体化石研究"(编号:200313000052)资助成果。
本文描述的化石产自天津市蓟县中、新元古界剖面长城系高于庄组(小红峪沟)一段,即官地亚组燧石条带中。其基本外形为两端浑圆的橡皮艇状,沿长轴方向具有一个贯通化石体的纵向开口,开口的大小约占标本宽度的1/3,以开口为界,化石体具有两...
关键词:长城系 高于庄组 单细胞微体化石 蓟县 中元古界 
天津蓟县高于庄组(约1450Ma)遗迹化石的新发现被引量:7
《地质调查与研究》2005年第2期65-70,共6页孙淑芬 朱士兴 黄学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2003);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200313000052)
首次发现于蓟县高于庄组(约1 450 Ma)的遗迹化石Spirelluchnum(ichnogen.nov.)是垂直层面的螺旋型潜穴,穴深3~3.5 cm,最大宽度为3 cm.化石产于岩层内,呈规则的顺时针螺旋体,颜色比围岩深,随着围岩新鲜程度的增加,二者反差变小.这些特...
关键词:后生动物 遗迹化石 高于庄组 蓟县剖面 
燕山长城系串岭沟组Parachuaria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0
《地质学报》2004年第6期721-725,共5页孙淑芬 朱士兴 黄学光 曹芳 辛后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40 3 72 0 0 3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 (编号 2 0 0 3 13 0 0 0 0 5 2 )资助的成果
在燕山长城系串岭沟组发现的 Parachuaria化石 ,轮廓清晰 ,保存完好。通过浸解法、实体浸解法和岩石磨片法对 Parachuaria化石的研究表明 :化石层中的古片藻 L aminarites可能就是宏观藻类 Parachuaria化石的残体和碎片。除此以外 ,还...
关键词:长城系 前寒武纪 燕山 层位 生物组合 化石 生物演化 藻类 细胞 发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