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65)

作品数:4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绵平刘喜方刘俊英王海雷袁鹤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古地理学报》《地质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介形类THERMUS微体古生物成矿模式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西藏西部聂尔错古湖近20000—2000年的微体古生物与环境及气候变化被引量:15
《古地理学报》2007年第6期575-587,共13页刘俊英 袁鹤然 郑绵平 刘喜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9833010;4053100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200313000065)资助
西藏西部聂尔错古湖37/ZK7的钻孔剖面深10m,含丰富的介形类和轮藻类等微体水生生物化石。介形类数量多,但分异度低。频繁出现、含量较多的是Leucocythere mirabilis Kaufmann和Limnocythere dubiosa Daday,其他是为数不多的Limnocythere...
关键词:西藏西部 聂尔错 微体古生物 介形类 环境及气候变化 
菌株Thermus sp.TibetanG7对铯的吸附:热泉铯硅华形成过程中生物成矿作用的征兆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07年第17期2043-2048,共6页王海雷 郑绵平 黄晓星 
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批准号:20031300006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2CG412610)资助
从西藏温泉中分离出了一株菌株Thermus sp.TibetanG7,检验了它对铯的吸附能力.同时模拟了热泉中的环境条件,检测了钠、钾离子和不同的钾离子培养条件对吸附的影响,以探讨菌株Thermus sp.TibetanG7在铯硅华形成过程可能起的作用.结果显示...
关键词: 铯硅华 THERMUS sp.TibetanG7 吸附 成矿模式 
西藏仲巴县旧儿古湖距今40000~10000aBP的介形类及其反映的环境和气候变化被引量:2
《地质通报》2007年第1期88-93,共6页刘喜方 刘俊英 郑绵平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2003130000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9833010和40531002)资助
西藏仲巴旧儿古湖阶地剖面厚43m,于25.4m以上产介形类化石,计6属12种。依据各属种的生态特征、化石组合变化及沉积特征,对古湖沉积环境的分析表明:约40000~36300aBP前为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不适宜介形类等生物生存或不利于介形类壳体...
关键词:介形类 环境 气候 旧儿古湖 西藏仲巴 
不同钾浓度培养条件对栖热茵TibetanG6菌株吸附铯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科学(C辑)》2005年第6期513-518,共6页王海雷 孔凡晶 郑绵平 
973项目(批准号:2002CG412610);国家地调局地质调查项目(批准号:200313000065)资助
研究了不同钾离子浓度培养体系下栖热菌TibetanG6菌株(Thermus sp.TibetanG6)对铯的吸附规律以及pH和钠离子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离子浓度培养条件在TibetanG6菌株对铯的吸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培养基中不加钾而诱导...
关键词:栖热菌(Thermus sp.TibetanG6)  生物吸附 pH  钾离子体系 红外光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