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10110)

作品数:7被引量:15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丽红王保兴李英王自强段青青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浙江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国血液净化》更多>>
相关主题: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自体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前臂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状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3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4年第11期841-845,共5页徐元恺 张丽红 张文云 段青青 林琼真 李英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10110)
目的 通过前瞻性观察前臂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使用时的头静脉内径,血流量及血管壁厚度,总结中国人内瘘成熟时的内瘘血管状态.方法 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后由专业护理人员经验性判断穿刺时间定为拟成熟,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血管状...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 成熟 
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后的血管重构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6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4年第6期424-428,共5页徐元恺 张丽红 张文云 王自强 林琼真 王保兴 李英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10110)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前臂腕部动静脉内瘘建立前后头静脉、肱动脉、桡动脉及尺动脉的血管内径变化,探讨内瘘建立后的血管重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 血管重构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物理检查被引量:25
《中国血液净化》2012年第3期153-156,共4页张倩 张丽红 王保兴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10110)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K/DOQI指南建议定期监测内瘘功能,其方法有物理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直接血流量监测(Direct flow measurements)、彩色多普勒超声(Duplex ultrasound)、非尿素稀释法监测再循环...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 物理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 内瘘狭窄 血管通路 间接通路 超声稀释法 血液透析 静压监测 流量监测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阻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0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年第10期781-782,共2页张丽红 王自强 段青青 杨萍 王保兴 李英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10110)
中心静脉阻塞性疾病(CVO)包括中心静脉狭窄及闭塞,是血液净化通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到25%~40%。我国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建立时机普遍较晚,中心静脉置管广泛应用,
关键词:静脉阻塞性疾病 血液透析患者 介入治疗 血液净化通路 血管通路建立 中心静脉置管 严重并发症 静脉狭窄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26例次分析被引量:10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年第9期696-697,共2页张丽红 段青青 王自强 张俊霞 张云霞 丁芳 王保兴 李英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10110)
内瘘狭窄及闭塞是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丧失功能的最主要原因,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利于维持动静脉内瘘的长期通畅。我们将介入微创技术应用于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 内瘘狭窄 经皮血管成形术 闭塞 治疗 自体 血液透析患者 介入微创技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8
《中国血液净化》2011年第9期507-511,共5页张倩 张丽红 王保兴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10110)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自体动静脉内瘘因其使用寿命长、并发症少,已成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然而,有文献报道28%-53%的内瘘不能成熟[1],本文结合近几年发表的文献,针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定义、评价...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 成熟 临床研究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 医疗条件 使用寿命 血管通路 并发症 
动静脉内瘘窃血综合征的诊治研究被引量:17
《中国血液净化》2011年第9期512-515,共4页王自强 张丽红 王保兴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10110)
内瘘相关的窃血综合征(steal syndrome,SS)是指动静脉内瘘建立后,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血流不经过毛细血管床而直接进入静脉,造成远端肢体供血减少,血流量不足,出现缺血性改变的一组临床症状综合征,主要表现有发凉、苍白、麻木、...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 窃血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诊治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症状 血流量不足 缺血性改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