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60063)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东树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艺术》《创意与设计》《装饰》更多>>
相关主题:礼制意识形态《考工记》符号化工艺技术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东周礼制规范下工艺技术发展的内卷化与“他律”逻辑
《装饰》2015年第6期97-99,共3页徐东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A760063)阶段成果;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B091)阶段成果
礼制规范下的东周工艺技术知识发展具有一种内卷化[1]的倾向。从内部的技术"自律"角度来看,《考工记》及其与先秦文献及实物对照,存在一种工艺技术知识记载的"有意差错",会为了遵循礼制需要进行象征化、形式化、非客观化的技术记载。从...
关键词:工艺技术 有意差错 礼制他律 内卷化 
西周器物的“符号化”及其意识形态转换
《民族艺术》2014年第2期137-144,共8页徐东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60063);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11B091)阶段性成果
周代器物摆脱了商代器物自然语言式的符号意指方式,进入了一种制度化的符号象征体系阶段。在周代礼制观念下,西周器物的铭文、器物组合、纹饰、功能与意义内涵形成了组合成具有新的价值观念内核("德治")的结构与系统,器物的生产与形式...
关键词:西周器物 符号化 二度规范体系 制度 意识形态 
礼制禁限下的技术知识──《考工记》工艺传承的固化趋向
《创意与设计》2012年第1期41-46,共6页徐东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0YJA760063);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1B091)
《考工记》不仅是技术文本,还包含着非常鲜明的思想与制度安排。本文从制度功能与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角度,借用布迪厄社会学的"资本"概念对《考工记》进行制度分析,把"工艺技术"作为特定的文化资本,分析它在礼制的制度结构中如何被限定...
关键词:工艺资本 技术知识 非客观化 非自主性 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