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OCAW1205)

作品数:4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申辉吕海滨何宜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淮海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科学》《海洋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X波段雷达东沙群岛RADON变换内波混合层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2009年夏季东沙群岛附近内孤立波的现场观测被引量:2
《海洋科学》2013年第11期54-58,共5页吕海滨 申辉 何宜军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KLOCAW1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30855;41025019);淮海工学院引进人才基金(KQ12002)
通过对东沙群岛附近2009年夏季测到的三个孤立波事件的分析,结合现场的X波段雷达、ADCP和CTD观测,发现内孤立波经过时,伴有突发性强流,最大水平东西分量U大于0.5 m/s,周期大约15 min,各深度层海流均为西向。第三个孤立波事件中,雷达后...
关键词:内孤立波 X波段雷达 混合层 
背景流和混合层深度对内波表面信号的影响被引量:2
《海洋科学》2013年第9期20-23,共4页吕海滨 申辉 何宜军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KLOCAW1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30855;41025019);淮海工学院引进人才基金(KQ12002)
主要利用Lamb模式进行了四个数值敏感实验,研究了背景流、混合层深度对南海东北部内波表面信号强度的影响,并用MASCG指标(表层流梯度绝对值的最大值)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同向背景流能增强内波表面流梯度,逆向背景流则反之。混合...
关键词:内波 表面信号 混合层 
基于Radon变换获取东沙群岛附近三个内孤立波的传播速度被引量:2
《海洋通报》2013年第3期251-255,共5页吕海滨 何宜军 申辉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OCAW120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连云港市科技计划项目(SH1116);淮海工学院校内基金(Z2011002;KQ12002)
由于大振幅非线性内波对东沙群岛附近的海上石油平台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已有多名学者对该海域的非线性内波的传播波速进行了研究。主要根据2009年6月24日15时40分至25日16时40分"科学一号"考察船在东沙岛东北部陆架上K106站进行的长达25 ...
关键词:X波段雷达 内孤立波 RADON变换 
基于X波段雷达获取东沙群岛附近内波的传播速度被引量:3
《海洋科学》2012年第11期98-102,共5页吕海滨 何宜军 申辉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KLOCAW120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海洋科学与技术建设工程专项资助;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BE2010125);国家海洋公益专项(201105004);淮海工学院引进人才基金资助(KQ12002)
根据2009年6月24日15时40分至25日16时40分"科学一号"考察船在东沙岛东北部陆架上K106站进行的长达25 h的X波段雷达、温度链、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同步观测数据,在该海域利用Radon变换技术获取了本次观测到的内孤立波的传播速度...
关键词:X波段雷达 内波 RADON变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