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840009)

作品数:5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陆益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海学刊》《天津社会科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庙会乡村集市农村农民市场意识农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大寨与小岗:农村典型建构及意义的再认识被引量:7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7,共7页陆益龙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发展的社会学研究"(12JJD840009)
大寨和小岗分别是集体化时代和改革转折时代的农村典型,对这两种对立典型的建构过程及意义的再认识,旨在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三农问题"。大寨以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创造的生产奇迹而被政治化地建构为集体农业的榜样;小岗则因无...
关键词:大寨 小岗 农村典型 建构过程 
引导性制度变迁与农村市场发展——安徽小岗村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2
《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85-91,127,共8页陆益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发展的社会学研究"(项目号:12JJD840009)的阶段性成果
制度变迁理论关注到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然而在中国经验中,还存在不同于这两者的制度变迁,即引导性制度变迁。引导性制度变迁是政府通过具体的政策实践和创新策略来影响社会成员的行动结构,以达到最终引导制度变迁之目的...
关键词:引导性制度变迁 农村市场 农村发展 小岗村 
从乡村集市变迁透视农村市场发展——以河北定州庙会为例被引量:28
《江海学刊》2012年第3期113-121,共9页陆益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发展的社会学研究"(项目号:12JJD840009)的阶段性成果
乡村庙会和集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乡土社会扮演多种角色。今天乡村集市已在传统基础上有了重要变迁,成为整个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从华北乡村集市繁荣发展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庙会和集市的综合性功能在逐步消失,并逐渐演化为功能...
关键词:乡村集市 农村市场 河北定州 庙会 
农民市场意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83-93,共11页陆益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发展的社会学研究"(12JJD840009)
探讨当前中国农民的市场意识及其对行动选择的影响,对于认识农村市场及农村发展的内在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多数农民并无较强的市场意识,而计划或国营意识则很强,由此说明农村市场转型在农民观念领域并未实现。影响农...
关键词:农民 市场意识 计划意识 行动选择 
多样性:真正理想的农村发展道路被引量:3
《学术前沿》2012年第10期44-53,共10页陆益龙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发展的社会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2JJD840009
农村发展道路问题是农村建设实践和农村发展研究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问题上的争论实质是为了取得合法性而建构象征和认同,或是为了建构一种理想模式。"中间道路"主张并未调和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意识形态的对立,对"第三条道路"的突...
关键词:中国农村 发展 道路选择 多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