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W010)

作品数:13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文良汪凡凡刘蓓宋泽松郝春燕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聊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海社会科学》《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思想战线》更多>>
相关主题:生态批评生态文学创作环境破解中国生态文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方理论视域中的王安忆上海书写研究
《鄱阳湖学刊》2017年第6期66-74,共9页刘晓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生态批评方法研究”(11BZW010)
运用地方理论分析王安忆的上海书写,可看出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上海地方意识,既有将上海看作非地方的恐惧和逃避,又有在上海确立地方认同的努力,以及上海的地方日常生活再现;还有建立起对上海地方认同后,从再栖居等角度以更为开放和宏观...
关键词:王安忆 上海书写 地方理论 生态批评 
生态视阈下的《阿凡达》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80-82,共3页汪凡凡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生态批评方法研究"(11BZW010);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13BWW005);2014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2014BWX011)阶段性成果
电影《阿凡达》批判了地球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反思了科技理性,讽刺了尚武好战的男性中心主义;歌颂了敬畏与尊重生命、与世间万物和谐相处、信仰自然女神的纳美人;主张摒弃二元对立的等级观念,建构生态自我,实现与异己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关键词:《阿凡达》 人类中心主义 科技理性 生态女性主义 
后现代喜剧的梦魇世界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80-82,共3页汪凡凡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生态批评方法研究"(11BZW010);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世界文学重构与中国话语创建"(12YJA751011);2014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2014BWX011)的阶段性成果
约翰·霍克斯的小说具有区别于传统哥特小说的恐怖特征及不同于西方传统喜剧模式的喜剧特质,霍克斯在小说中将恐怖性和喜剧性有机融合,实现了"险峻处化险为夷"和"欣喜时含泪地笑"的艺术效果。两者的融合赋予了霍克斯超越传统哥特作家的...
关键词:约翰·霍克斯 恐怖性 喜剧性 
电影《星际穿越》的生态意识解读
《电影评介》2016年第10期49-51,共3页汪凡凡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生态批评方法研究"(编号:11BZW010);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编号:13BWW005);2014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编号:2014BWX011)的阶段性成果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制作的科幻大片《星际穿越》,一上映就获得了大量科幻影迷的认可和好评.影片除了在视觉上给人很大的冲击外(如迷人的太空景色),影片所表达的生态观也是让大家思考的重要部分.从生态角度欣赏《星际穿越》,影片中...
关键词:生态意识 人类社会发展 解读 电影 生态环境 矛盾关系 科学技术 人类发展 
《自动钢琴》中的异化主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31-33,共3页汪凡凡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生态批评方法研究"(11BZW010);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13BWW005);2014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2014BWX011)的阶段性成果
《自动钢琴》是美国后现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展现了人性的异化、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小说努力揭示了造成异化的社会根源及精神根源。
关键词:《自动钢琴》 库尔特·冯内古特 异化 根源 
赫尔曼·黑塞诗化生存哲思中的悖论研究被引量:3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24-129,共6页郝春燕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W010)
德语作家赫尔曼·黑塞在艺术创作中构建了诗化生存哲学观,以诗人存在为人的存在的最高境界。他认为诗人除了坚守自身澄明之外,还担负着历史使命:还原思的本来面目,唤醒不畏死的民众,为传承人类古老神圣的精神文明而斗争。诗人们用生命...
关键词:赫尔曼·黑塞 诗化生存 悖论 
论美国生态批评的文本基础与研究传统
《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152-155,190,共5页刘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生态批评方法研究"(11BZW010)的阶段性成果
自然写作是美国生态批评最为重视的文学体裁,它的发展不仅受到了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而且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几种文学亚体裁。自然写作的精神内涵与创作特征契合了当代生态批评的根本宗旨。从一个多世纪前就开始的"文学中的自然...
关键词:生态批评 自然写作文学中的自然 美国文学研究 
中国生态文学发展困局之破解探究被引量:6
《思想战线》2013年第3期66-73,共8页刘文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和谐文化视域中的生态批评研究"阶段性成果(12YJAZH07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生态批评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11BZW010);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生态文艺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12YBA115)
我国生态文学日渐繁荣的表象背后潜伏着一些不利因素,无论是生态文学本身的内涵建设还是生态文学创作环境的营造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影响生态文学良性发展的弊病。中国生态文学要走出当前的困惑局面,一是要尊重文学规律,通过拓展生态视野...
关键词:生态文学 危机 内涵建设 创作环境 
关于“地方”的生态诗歌——马克·特莱蒂内克作品解读被引量:2
《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1期35-40,共6页刘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生态批评方法研究"【项目批号:11BZW01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地方理论视野中解读澳大利亚当代诗人马克·特莱蒂内克的诗集《火之日志》。从题材、视角和语言等方面都可以看出,诗人在精神和身体上深入自己身处之地,在自然和生活景观写作中融入抒情和哲思。诗人在写作中自觉地探索人与地方的...
关键词:马克·特莱蒂内克《火之日志》 生态诗歌 地方意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态文学?被引量:1
《绿叶》2012年第5期58-61,共4页刘蓓 
2011年度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生态批评方法研究”(11BZW010)资助
与传统的自然文学相比,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注入了强烈的时代特征,它的首要宗旨不再是歌颂自然,而是对环境危机作出积极回应。发展中国当代的生态文学,不应只限于以"歌颂自然"为主旨的文学创作,我们还需要揭示人类对自然系统的过度干...
关键词:生态文学 自然文学 人与自然关系 文学创作 科幻小说 环境危机 中国当代 自然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