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80002)

作品数:6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余力更多>>
相关机构:洛阳理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江汉考古》《文物》《中原文物》更多>>
相关主题:西周文物收藏战国时期兴盛衰落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西周成周的发展及演变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30-35,共6页刘余力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周成周研究>(12YJC780002)
成周是西周时期的东都,其在西周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考古材料为主,辅以金文资料和古文献记载,通过对比成周所发现的墓葬、铸铜遗址、青铜器,进一步对西周成周的发展及演变进行研究,分析成周所设置的官僚机构、周王在...
关键词:成周 兴盛 衰落 演变 
论西周成周的变迁被引量:5
《江汉考古》2014年第4期116-121,共6页刘余力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周成周研究"(12YJC780002)阶段性成果
本文研究西周时期成周的变迁,通过考察当地所发现的墓葬、铸铜遗址、青铜器等遗迹遗物,分析成周的官僚机构设置、周王在成周的活动及居留情况。认为西周时期成周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西周初年是成周都城地位的确立期,西周早中期是成周的...
关键词:西周时期 成周 变迁 兴盛 衰落 
仓端王义鼎铭文考释被引量:2
《文物》2014年第8期49-52,共4页刘余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周成周研究"(12YJC780002)阶段性成果
2012年,洛阳文物收藏学会在征集社会流散文物时,发现一件传世的战国时期有铭铜鼎。据其铭文内容,可称为“仓端土义鼎”,此鼎为洛阳山土,未见著录。
关键词:铭文考释 文物收藏 战国时期 洛阳 铜鼎 
论西周成周的营建被引量:5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7期76-83,共8页刘余力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周成周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80002)阶段性成果
成周是西周时期的东都。本文结合考古材料、金文资料及古文献记载,对西周成周营建的具体过程进行论述。西周时期,武王、成王分别营建成周,首先需要考察地形并选址。武王曾在伊洛河流域考察地形并决定在嵩山附近建立成周,具体在今洛阳汉...
关键词:西周 成周 营建年代 营建过程 
赵焦■戈铭考略
《中原文物》2014年第2期69-70,77,共3页刘余力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周成周研究”(12YJC780002)阶段性成果
赵焦■戈为春秋中晚期铜戈,戈铭10字"赵氏孙焦■,乍造戈三百"。"赵氏孙",应该就是春秋中晚期晋国赵氏家族的某位后裔,"焦■"为其名。"乍造戈",乍、造同义连文,制造的意思。"三百"表示戈的数量。戈铭焦、造字写法特殊,百字为目前见较早...
关键词:赵氏 春秋金文  
王二年相邦义戈铭考被引量:4
《文物》2012年第8期63-65,共3页刘余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周成周研究"(12YJC780002)阶段性成果
2010年,洛阳文物收藏学会在征集社会流散文物时,发现一件传世的战国时期铭文铜戈,可称为“王二年相邦义戈”。此戈传为洛阳出土,未见著录,现简要考释如下。铜戈为长胡三穿,援身细长,脊部略隆,凹刃锋利,阑部突起。内上一穿,上...
关键词:王二 文物收藏 2010年 战国时期 洛阳 铜戈 铭文 出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