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0SSXT124)

作品数:4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付林鹏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孔子研究》《民族艺术》《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民俗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乐官雅乐先秦习俗夷夏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耳听为圣”与先秦乐官的听风习俗被引量:4
《民俗研究》2013年第2期53-60,共8页付林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先秦乐官制度与歌诗研究"(10SSXT124)阶段性成果
上古之时,乐官因精于听声,能在部落的农业生产中授时制历,从而被尊为圣人。其具体操作方式,即通过听四方风而确定时令。殷商的甲骨卜辞中,就已有乐官听四方风的记载,这说明在当时已经有较为系统的四时观念。至西周,随着耕藉礼的废除,乐...
关键词:耳听为圣 乐官 听风 听声 
由乐官迁移看两周雅乐制度之形成与消解被引量:3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72-78,87,共8页付林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先秦乐官制度与歌诗研究"(10SSXT124)阶段性成果
乐官的迁移,是了解西周雅乐形成和消解的一条重要线索:首先,殷乐官奔周,为西周雅乐体制的建立,提供了资源和借鉴;其次,西周时的赐乐制度,一方面为雅乐下行各诸侯国提供了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又为雅乐制度在各诸侯国的施行提供了保证;最后...
关键词:乐官迁移 赐乐 贿乐 雅乐 
夷夏之争与《韶》乐传承被引量:3
《民族艺术》2012年第2期68-73,共6页付林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先秦乐官制度与歌诗研究"(10SSXT124)阶段性成果
《大韶》原为东夷族乐舞,只在东夷族内部传承和修订。后华夏族的启出于政治目的,将其盗用并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两个不同的版本。这两个版本递相传承,一被商、陈、齐所继承,即孔子在齐所闻者;一被周、鲁所继承,即季札在鲁所闻者。另外,夏...
关键词:夷夏之争 《九招》 《九歌》 禅让制 
论乐的性质及其义理化进程被引量:1
《孔子研究》2011年第6期14-24,共11页付林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先秦乐官制度与歌诗研究"(项目编号:10SSXT124)的阶段性成果
乐作为六艺之一,在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第一阶段是基本形态,其特征是诗、乐、舞的三位一体,载体是周公所整理的六代乐舞;第二阶段是经典形态,伴随着礼仪活动的兴衰,诗、乐关系开始分离,形成了以"乐德"为核心的乐用体系;...
关键词:《乐经》 雅乐 诗乐 义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