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3009)

作品数:6被引量:13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肃邱瑞照肖庆辉邓晋福李廷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学报》《地学前缘》《中国地质》《自然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岩石学地质与地球物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陆壳岩石化学结构建立方法探讨被引量:3
《地球学报》2006年第3期259-270,共12页邱瑞照 邓晋福 周肃 肖庆辉 蔡志勇 吴宗絮 王少怀 赵国春 
国土资源部科技计划专项(编号:20001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2344048;40572048);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2003009;2003010)共同资助。
根据既有岩石化学成分又有地震波速的实验岩石数据,讨论了影响岩石波速的主要因素和不同实验条件下地震波速与岩石成分之间的线性关系差异。选择常温、600MPa测定的数据建立了地震波速Vp与SiO2、石英、石英+长石、岩石分异指数DI的回归...
关键词:实验岩石 回归方程 陆壳岩石化学结构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新格局——从岩石圈角度的思考被引量:24
《中国地质》2006年第2期401-410,共10页邱瑞照 李廷栋 邓晋福 周肃 肖庆辉 赵国春 连长云 刘大文 
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001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 402344048;40572063)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561502;1212010561510;1212010561504)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3009和2003010)等项目联合资助。
以中国大陆的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模型和根据岩石圈动力学性质划分的克拉通型、造山带型、裂谷型、边缘海洋壳型和岛弧型5大岩石圈类型为基础,结合现今中国大陆西部挤压、东部拉张伸展的特点,提出以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银川盆地西边...
关键词:岩石圈类型 岩石圈不连续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中国大陆 
青藏高原西部蛇绿岩类型: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40
《地学前缘》2005年第2期277-291,共15页邱瑞照 邓晋福 周肃 李廷栋 肖庆辉 郭铁鹰 蔡志勇 李国良 黄圭成 孟祥金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3009 和 200301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200110200064和 200113900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02344048 );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计划项目( 20001010202 和200010103)
对青藏高原西部地区的班公湖蛇绿岩、狮泉河蛇绿岩、雅鲁藏布江西段蛇绿岩和普兰—当穷蛇绿岩带中代表性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Pb、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西部地区4条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
关键词:蛇绿岩 构造环境 SSZ型蛇绿岩 青藏高原西部 
西藏南部羊应乡后碰撞火山岩^(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0
《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第12期1411-1418,共8页周肃 莫宣学 赵志丹 邱瑞照 张双全 郭铁鹰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写:200300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2002CB412600;G1998040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03003);国土资源部重点基础项目(95011013);国土资源部青藏专项计划(200101020401)
通过西藏羊应乡地热田 4个高钾火山岩样品进行的快中子4 0 Ar/39Ar阶段升温定年结果 ,并结合其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数据 ,确定该地热田后碰撞火山作用发生在 (10 .73± 0 .0 9)~ (11.4 0±0 .11)Ma之间 ,形成与加厚下地壳 ,构造环境与岩...
关键词:后碰撞 火山岩 ^40AR/^39AR年龄 地质意义 西藏南部 地热田 同位素年龄 高钾 年轻 快中子 
华北地区岩石圈类型: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被引量:55
《中国科学(D辑)》2004年第8期698-711,共14页邱瑞照 邓晋福 周肃 李金发 肖庆辉 吴宗絮 刘翠 
国土资源部科技计划专项(编号: 20001010202 200010103);中国三维岩石圈深部物质模型研究课题;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 2003009; 2003010);中国地质调查局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编号: 200113900018);国家自然科学基
根据华北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 区分出华北地区的克拉通型、造山带型和裂谷型3 种岩石圈类型, 依据岩石学方法以及地震波速与成分的关系, 建立了华北地区克拉通型、造山带型和裂谷型岩石圈的壳幔岩石学结构和化学结构. 研究表明, ...
关键词:华北地区 岩石圈类型 地球物理 壳-幔岩石学结构 深部过程 地质 岩石学 地球动力学 
岩石圈不连续与大陆成矿作用被引量:16
《矿床地质》2004年第S1期32-40,共9页邱瑞照 邓晋福 李廷栋 肖庆辉 吴宗絮 彭聪 赵海玲 周肃 刘翠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K1.4-1-2和200113900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SFC402344048);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001010202和200010103);"中国三维岩石圈深部物质模型研究"课题;中国科技部IGCP国际合作项目(2001cb711002);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3009和2003010)联合资助
岩石圈不连续是岩石圈块体间的构造薄弱带,也是岩石圈单元和深部成矿单元划分的重要界线;本文以华北地台为例,阐述岩石圈不连续的概念,初步探讨了岩石圈不连续在大陆成矿作用过程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岩石圈不连续的识别标志。
关键词:岩石圈不连续 大陆成矿作用 识别标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