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500)

作品数:8被引量:1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丁永建刘时银赵井东秦大河王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基础科学》《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冰川冻土》《地理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冰冻圈ESRESR测年冰川气候变化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Glacial advances and ESR chronology of the Pochengzi Glaciation,Tianshan Mountains,China被引量:9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0年第3期403-410,共8页ZHAO JingDong LIU ShiYin WANG Jie SONG YouGui DU JianKuo 
supported by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rant No. KZCX2-YW-301);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40501007, 40772116, 40801031);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07CB411500);Program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Grant No. 2006FY110200)
The Pochengzi Glaciation is a typical glaciation in Quaternary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The glacial landforms comprise several integrated end moraines, like a fan spreading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t the mouth o...
关键词:ESR dating GLACIAL advance Pochengzi GLACIATION TIANSHAN Mountains 
天山破城子冰期的冰进及ESR年代学研究被引量:4
《中国科学(D辑)》2009年第12期1681-1687,共7页赵井东 刘时银 王杰 宋友桂 杜建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01007;40801031;4077211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2-YW-3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7CB411500);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编号:2006FY110200)资助
破城子冰期是天山地区第四纪冰期划分中最具代表性的冰期之一,其沉积地形为形态较清晰的多列终碛垅组成,呈扇形展布在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中心托木尔峰东南坡的木扎尔特河河口与山麓带.冰碛地形记录了复杂的冰川进退史,包含着丰富的古环...
关键词:ESR测年 冰进 破城子冰期 天山 
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现状、趋势及关键问题被引量:92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年第4期187-195,共9页秦大河 丁永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411500)资助
通过对冰冻圈研究在中国的重要作用和对冰冻圈科学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系统总结和分析,凝炼出了目前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未来研究重点。总体来看,国际上更多关注冰冻圈变化对气候、海平面和环境的影响;而作为中、低纬度地区冰冻圈最发...
关键词:冰冻圈 气候变化 影响 水资源 
冰冻圈变化与全球变暖:我国面临的影响与挑战被引量:26
《中国基础科学》2009年第3期4-10,共7页丁永建 秦大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500)
本文从冰川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冻土的生态、气候和工程效应、积雪的水文及气候效应等方面论述了冰冻圈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与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着重根据近40年来我国冰冻圈变化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冰冻圈变化对水资源、生态、...
关键词:冰冻圈 全球变暖冰 冻圈变化的影响 
天山木扎尔特河流域的冰川地貌与冰期被引量:6
《地理学报》2009年第5期553-562,共10页赵井东 王杰 刘时银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1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11500);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6FY110200)~~
木扎尔特河流域位于天山最大现代冰川作用中心托木尔峰的东南坡,在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气候旋回中,河谷与山麓带留下了4套形态清晰的冰川沉积。冰碛地形包含着丰富的古环境变化信息,对它们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该流域的冰川演化与重建该地...
关键词:冰川地貌 ESR测年 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IS) 木扎尔特河流域 天山 
40~30kaBP中国特殊暖湿气候与环境的发现与研究过程的回顾被引量:28
《冰川冻土》2009年第1期1-10,共10页施雅风 赵井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10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3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411500);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6FY110200)资助
40~30 ka BP在过去被认为是末次冰期的间冰阶,温度稍高,但仍在冰期内.20世纪90年代西昆仑山古里雅冰芯记录研究首次指出,当时气温可能高出现代4℃,即为以前所不知的间冰期.追踪同期湖泊沉积,孢粉与古生物,黄土与沙漠地区古土壤,石灰岩...
关键词:40~30kaBP 特殊暖湿气候 古里雅冰芯 岁差周期 季风与西风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成冰带分布特征的再研究被引量:3
《冰川冻土》2008年第1期93-99,共7页李向应 丁永建 刘时银 李晶 李忠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344060102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01);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6FY1102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411500)资助
通过分析2006年获取的43个雪坑和2004年的28个雪坑资料,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成冰带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1号冰川东、西支消融带和渗浸-冻结带界限(平均值)分别位于海拔4068 m和4086 m,渗浸-冻结带和渗浸带的界限分别位于...
关键词:成冰带 1号冰川 乌鲁木齐河源 
天山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和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成冰带与雪层pH值和电导率对比研究被引量:7
《冰川冻土》2007年第5期710-716,共7页李向应 丁永建 刘时银 李忠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34406010224057103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01KZCX3-SW-345);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6FY1102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11500)资助
对天山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和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的雪层剖面及雪坑中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以渗浸-冻结成冰作用为主,一年成冰,成冰带由消融带和渗浸-冻结带组成,渗浸-冻结带的垂直高度...
关键词:雪层剖面 PH值 电导率 庙尔沟平顶冰川 哈希勒根51号冰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