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2008-I-04)

作品数:15被引量:19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凌洪飞章邦桐吴俊奇陈培荣沈渭洲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学报》《地质论评》《高校地质学报》《地球化学》更多>>
相关主题:侵位印支期侵位年龄造山运动花岗岩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赣南6722铀矿床钛铀矿-晶质铀矿-铀石-沥青铀矿显微共生组合的厘定及成因意义被引量:10
《地质论评》2014年第6期1418-1424,共7页章邦桐 凌洪飞 吴俊奇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十二五科技项目(编号2011-D03);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编号2008-I-04)联合资助
通过235U诱发裂变径迹及电子探针测试综合研究,在6722铀矿床的含矿隐爆角砾岩胶结物中首次发现钛铀矿—品质铀矿—铀石—沥青铀矿显微共生组合.这样一种在1 cm2(光薄片)范围内分布,而且不存在任何脉状相互穿插现象的钛铀矿—晶质铀矿...
关键词:钛铀矿—晶质铀矿—铀石—沥青铀矿显微共生组合 UO2—TiO2—H2O体系稳定场 6722铀矿床 赣南 
燕山早期花岗岩基印支期侵位的岩浆动力学证据及构造意义:基于南岭8个岩体侵位年龄计算结果被引量:4
《高校地质学报》2014年第1期1-8,共8页章邦桐 吴俊奇 凌洪飞 陈培荣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十二五科技项目(2011-D03);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2008-I-04)
根据各花岗岩体地质构造特征、有关的热物理参数及主体花岗岩的放射性元素含量,采用简化的立方体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南岭地区8个花岗岩基侵位后,其初始温度降低至结晶温度所需的时间(Δtcol)为3.9(金鸡岭)~5.5 Ma(九峰);由于结晶潜热释...
关键词: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基 侵位年龄 侵位-结晶时差 印支造山运动 岩浆动力学证据 
花岗岩体高温热年代学研究的新思路、方法及计算实例被引量:4
《高校地质学报》2013年第3期385-402,共18页章邦桐 凌洪飞 吴俊奇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十二五科技项目(编号2011-D03);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编号2008-I-04)联合资助
对国内外花岗岩体723对锆石U-Pb年龄(tZr)和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tRb)进行的相关分析,拟合出相关系数很高(R=0.997),回归系数接近l的线性回归方程(tZr=1.0005×tRb+0.493041)。ΔtZr-Rb(tZr-tRb)频数统计分析表明:ΔtZr-Rb呈对称正态分...
关键词:花岗岩体高温热年代学 锆石U-Pb年龄 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 花岗岩侵位-结晶固结时差 花岗岩冷却速率 
闽西北罗古岩岩体印支期年龄的厘定及其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被引量:7
《高校地质学报》2013年第2期274-292,共19页向庭富 孙涛 陈培荣 王凯兴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十一五基础科研项目(YK08);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2008-I-04)共同资助
以闽西北地区的罗古岩花岗岩岩体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它的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并据此探讨了该岩体的成因。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罗古岩花岗岩岩体两个样品(LGY02和LGY10)的年龄为(227±3)Ma(LGY...
关键词:印支期 Ⅰ型花岗岩 伸展拉张背景 闽西北地区 
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年龄与锆石U-Pb年龄对比研究及其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年第1期1-7,共7页章邦桐 凌洪飞 吴俊奇 陈培荣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十二五高校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1-D03);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编号2008-I-04)
通过国内外花岗岩体的207对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年龄(tAr)与锆石U-Pb年龄(tZr)之间差值(Δt=tZr-tAr)进行的频数统计分析表明:Δt呈对称正态分布(偏度系数CSK==-0.193;峰度系数CKU=16.9);年龄差(Δt)既呈正值又有负值,其众数值为0.40...
关键词:花岗岩 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年龄 锆石U-PB年龄 Δt频数统计 对称正态分布 线性回归方程 
“花岗岩浆晶出锆石U-Pb体系的封闭温度≥850℃”质疑--基于元素扩散理论、锆石U-Pb年龄与全岩Rb-Sr年龄对比的证据被引量:7
《地质论评》2013年第1期63-70,共8页章邦桐 凌洪飞 吴俊奇 陈培荣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十一五”基础科研项目(编号YK08);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编号2008-I-04)的成果
根据实验条件及元素扩散作用理论分析,本文认为Lee等(1997)和Cherniak等(2000)进行花岗岩锆石中U和Pb扩散系数实验得出的"锆石U-Pb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900℃"结论只适用于解释源区岩石升温产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岩浆过程中存在残留锆石...
关键词:花岗岩锆石U-Pb体系封闭温度 元素扩散理论 锆石U-PB年龄 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 
南岭花山和姑婆山花岗岩基属印支期侵位——来自花岗岩熔体冷却-结晶和放射成因热计算的依据被引量:6
《地质学报》2012年第7期1031-1046,共16页章邦桐 吴俊奇 凌洪飞 陈培荣 
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编号306007);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编号2008-I-04);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十一五"基础科研项目(编号YK08)的资助成果
通过对南岭西段花山和姑婆山花岗岩基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判明它们的侵位深度(5.5km)、围岩温度(196℃)及岩浆初始温度(950℃),建立起花山和姑婆山岩基的数学计算模型,计算得出:花山-姑婆山花岗岩熔体侵位后,其初始温度降低至结...
关键词:花山和姑婆山花岗岩基 侵位年龄 侵位-结晶时差 印支造山运动 岩浆动力学证据 
板内橄榄玄粗岩(shoshonite)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及成因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以赣南会昌橄榄玄粗岩为例被引量:13
《地球化学》2011年第5期443-453,共11页章邦桐 吴俊奇 凌洪飞 陈培荣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十一五基础科研项目(YK08);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2008-I-04);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06007)
根据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ICP-MS分析结果,通过对流体作用敏感的元素对比值(U/Th、Pb/Ce、Ba/La、Cs/Rb和Ce/Y等)的研究对比,为赣南会昌橄榄玄粗岩的形成有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参与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证据。应用主元素氧化物(K2O、Na2O、F...
关键词:板内橄榄玄粗岩 地幔流体交代作用 岩石圈富集地幔 亏损地幔 会昌 江西省 
粤北牛岱辉绿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被引量:14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4期323-331,共9页曹豪杰 黄乐真 沈渭洲 凌洪飞 黄国龙 邓平 朱捌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2008-I-04);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06007)
牛岱辉绿岩脉位于粤北诸广岩体南部。牛岱辉绿岩具有低SiO2(45.04%~48.64%)、高TiO2(2.02%~3.23%)和TFeO含量(17.00%~19.80%)、富集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a,Nd,Eu,Tb等稀土元素、Nb-Ta亏损轻微、稀土总量较高(112.1×10-6~132....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 Nd—Sr—Pb同位素 洋岛玄武岩 牛岱辉绿岩 粤北 
南岭寨背和陂头花岗岩基属印支期侵位的岩浆动力学证据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0
《地质找矿论丛》2011年第2期119-130,161,共13页章邦桐 吴俊奇 凌洪飞 陈培荣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十一五"基础科研项目(编号YK08);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编号2008-I-04);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06007)资助
文章通过对南岭东段寨背和陂头岩基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判明它们的侵位深度(7.5 km)、围岩温度(250℃)及岩浆初始温度(950℃),建立起寨背—陂头岩基的数学计算模型,并计算得出:寨背和陂头花岗岩熔体侵位后,其初始温度降低至结晶...
关键词:寨背和陂头花岗岩基 侵位年龄 侵位结晶时差 印支造山运动 岩浆动力学证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