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CX[10]129)

作品数:7被引量:19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军霍中洋魏海燕戴其根高辉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安徽农学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双季晚粳晚粳稻氮素吸收利用钵苗光合物质生产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不同赤霉素喷施量及时期处理组合对机插粳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7期21-22,52,共3页孙文忠 沈进松 周骏辉 蒋法宇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0]129)
为探讨不同赤霉素喷施量及时期处理组合对机插粳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中熟中粳水稻品种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差异的赤霉素喷施量和3个不同喷施时期,共18个处理组合,调查分析不同处理性状差异。结果表明,生育后期喷施赤霉素能...
关键词:水稻 赤霉素 喷施量 喷施时期 生长 产量 
双季晚粳稻氮肥精确运筹研究被引量:18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年第5期1063-1075,共13页许轲 张军 张洪程 花劲 郭保卫 霍中洋 戴其根 魏海燕 高辉 周培建 程飞虎 黄大山 陈忠平 陈国梁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16B03);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集成(农业部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2);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0]129)资助
【目的】我国南方双季稻区晚稻品种以籼稻为主。近年来我国粳米需求量逐渐增大,研究者提出了利用南方双季稻区充足的温光等资源进行晚季稻"籼改粳"以提高粳稻总产量。系统研究双季晚粳稻高产、优质和高效的氮肥运筹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晚粳稻 氮肥运筹 产量形成 氮素吸收利用 稻米品质 
双季杂交晚粳稻超高产形成特征被引量:13
《作物学报》2014年第4期678-690,共13页许轲 张军 花劲 张洪程 周培建 程飞虎 黄大山 陈忠平 陈国梁 戴其根 霍中洋 魏海燕 高辉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16B03);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集成(农业部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2);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0]129)资助
本研究旨在明确传统双季晚籼稻地区双季杂交晚粳稻超高产产量构成及其群体特征,阐明双季杂交晚粳稻超高产形成规律。以江西省上高县6.77 hm2连片双季杂交晚粳稻高产攻关示范方为依托,选用杂交粳稻甬优8号为材料,对中产(8.25~9.75 t hm...
关键词:双季杂交晚粳稻 超高产 群体特征 氮素吸收利用 
双季晚粳生产力及相关生态生理特征被引量:33
《作物学报》2014年第2期283-300,共18页张洪程 许轲 张军 李国业 董啸波 花劲 周培建 程飞虎 黄大山 陈忠平 陈国梁 方明珍 戴其根 霍中洋 魏海燕 高辉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16B03);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集成(农业部专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0]129);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2_0920)资助
于江西鄱阳、上高县,选用代表性晚粳稻品种(武运粳24、南粳44、镇稻11、常优1号、常优5号、甬优8号),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当地代表性晚籼稻品种为对照,系统比较了粳、籼稻间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差异,初步阐明了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并从温...
关键词:南方双季稻区 生产力 生态生理特征 
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5
《作物学报》2014年第1期122-133,共12页朱聪聪 张洪程 郭保卫 曹利强 江峰 葛梦婕 花劲 宋云生 周兴涛 霍中洋 许轲 戴其根 魏海燕 朱大伟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03);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0]129);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010)2000-012052]资助
在南方稻区大面积应用的常规粳稻、杂交粳稻、杂交籼稻中各选2个代表性品种为材料,根据钵苗机插不同穴距设置高、中、低3种密度处理,并以常规塑盘毯状育苗机插为对照,比较研究钵苗机插不同密度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关键词:水稻 钵苗机插 密度 产量 光合物质生产 
不同栽培方式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及温光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3
《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10期2130-2141,共12页张军 张洪程 霍中洋 李国业 董啸波 花劲 郭保卫 周培建 程飞虎 黄大山 陈忠平 陈国梁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16B03);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集成(农业部专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0]129);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2_0920)
【目的】研究南方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晚粳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适宜栽培方式及相匹配粳稻品种类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晚粳和迟熟晚粳4种不同生育类型品种为...
关键词:双季稻区 晚粳稻 栽培方式 产量 生育期 温光利用 
抛栽稻高产形成及生态生理特征被引量:8
《作物学报》2012年第12期2217-2228,共12页张军 张洪程 郭保卫 葛梦婕 周兴涛 朱聪聪 董啸波 陈京都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16B03);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集成(农业部专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0]129);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1_1018)资助
抛栽稻成本低,易操作,高产稳产潜力大,深入研究抛栽稻对我国水稻生产的轻简化栽培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抛栽稻高产形成及生态生理特征。稻麦两熟制下,以常规粳稻南粳44和杂交粳稻甬优8号为材料,以洗根手插为对照,从摆栽、点抛...
关键词:抛栽稻 抛栽方式 高产形成 生态生理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