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B018)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马俊山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海学刊》《南大戏剧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文明戏演剧爱美剧近代戏剧审美风范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新演出法”与杨村彬的大场面舞台调度
《南大戏剧论丛》2014年第2期13-24,共12页马俊山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史”(编号:05BB018)的阶段性成果
杨村彬是在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中成长起来的优秀话剧导演。在启蒙戏剧观的指引下,他首创了开放式舞台及大场面调度的成功案例,真正打通了演员与观众、台上与台下、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演出法,为中国话剧舞台艺术的大众化...
关键词:杨村彬 戏剧观 新演出法 群戏 大场面 舞台调度 
论爱美剧时期文学与演剧关系的调整及近代戏剧审美风范的构建被引量: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99-104,共6页马俊山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史"(05BB018)阶段性成果
爱美剧时期(1918-1935)是中国话剧努力摆脱传统戏的影响,寻求建设现代舞台艺术体系的重要历史阶段。爱美剧一改文明戏艺术人当家的传统,以文学为先导,以作家为领袖,给话剧注入了新思想、新题材、新形象,在与舞台的互相磨合、协调中,逐...
关键词:爱美剧 剧本 个性 写实 演剧 
论爱美剧时期文学与演剧关系的调整及近代戏剧审美风范的构建被引量:1
《南大戏剧论丛》2013年第1期112-119,共8页马俊山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史”(05BB018)的阶段性成果
<正>爱美剧时期(1918~1935)是中国话剧努力摆脱传统戏的影响,寻求建设现代舞台艺术体系的重要历史阶段。爱美剧一改文明戏艺人当家的传统,以文学为先导,以作家为领袖,给话剧注入了新思想、新题材、新形象,在与舞台的互相磨合、协调中,...
论文明戏角色制的形成与演变被引量:3
《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196-201,共6页马俊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史"(项目号:05BB018)的阶段性成果
文明戏的角色制是一种开放的、风格化的演艺体系。其来源,一是传统戏,二是日本新剧。文明戏舞台上,辛亥革命前后由言论正生扮演主角,"甲寅中兴"后逐渐为滑稽所取代,根本原因是观众兴趣的转移。言论正生确立了"话"在新剧演作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文明戏 角色制 言论正生 滑稽 表演 
文明戏角色制的形成与演变考论
《南大戏剧论丛》2012年第2期122-130,共9页马俊山 
国家社科基金2005年度艺术类项目“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史”(05BB018)的阶段性成果。
早期话剧(文明戏)演艺中的角色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考其源起,欧阳予倩认为是朱双云搞起来的。“他是根据当时某些演员擅长演哪一类的人而分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毫无道理,春柳就反对这样的做法。可是当时也有人认为应当这样分,甚...
关键词:欧阳予倩 早期话剧 文明戏 形成与演变 陈大悲 朱双云 演技 小圈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