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8040802)

作品数:24被引量:40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姚檀栋孙维贞田立德李吉均段克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冰川冻土》《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学前缘》更多>>
相关主题:青藏高原降水稳定同位素达索普冰芯积累量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北方红黏土研究进展及问题被引量:7
《海洋地质动态》2010年第9期11-18,34,共9页王敏杰 郑乐平 郑洪波 杨守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01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2)
当前有关中国北方黄土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但就其下伏红黏土序列的研究却存在不少分歧。通过回顾近年来中国北方红黏土序列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着重从铁锰胶膜角度来分析其可能会给红黏土研究带来的影响,旨在对以后的研究起到一定启发作用。
关键词:红黏土 研究进展 铁锰胶膜 
中国北方红黏土中铁锰胶膜对化学元素的影响被引量:6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年第6期111-117,共7页王敏杰 郑乐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833002)
从北方红黏土中普遍存在的铁锰胶膜入手,分析了铁锰胶膜的环境信息效应,又依据其形成过程提出去除方法,认为铁锰胶膜对红黏土元素地球化学、粒度、磁化率等方面均可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这些均未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通过对甘肃朝那...
关键词:红黏土 铁锰胶膜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甘肃朝那 
甘肃省太子山林区植被恢复措施与土壤酶活性和肥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92-96,共5页王弋博 王春燕 李勃 杨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9928101)
论述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太子山林区云杉幼林—油松林和云杉成熟林—杨桦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其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了该地区不同林下土壤供肥能力、营养元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状况,为维护地力、提高森林生产力,提供有关土壤生物化...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退化生态系统 
长江中下游典型下蜀土剖面成分对比研究被引量:12
《地球与环境》2004年第2期31-35,共5页林家骏 吴芯芯 郑乐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2)子项目
根据长江中下游三个下蜀土剖面94个样品主要组分元素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结合西北洛川黄土数据资料进行了下蜀土剖面主要元素成分含量和风化程度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不同下蜀土剖面在主要组分含量上差异不明显,但在易淋溶元素含量和经...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下蜀土 主要元素 化学风化 
普若岗日冰原西侧冰前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我国冰川型沙漠的发现被引量:5
《中国沙漠》2003年第6期703-708,共6页李孝泽 姚檀栋 屈建军 张伟民 董光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27207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西部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之专题"过去2000年来气候变化主要影响因素(编号:kzcx1 10 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G1998040802);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与试验站开放基金(编号:200009)共同资助
在青藏高原中央、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流石坡地带山麓面上,分布有约100km2的由戈壁与沙丘组成的地貌,这是世界罕见的、也是我国发现的首例中纬度、高海拔地区冰前沙漠沉积。野外地貌、地层测量和室内样品的粒度、矿物、14C测年分析等结果表...
关键词:普若岗日冰原 冰前风沙地貌 冰川型沙漠 冰川作用 冰碛物砂源 全新世环境 
青藏高原现代最大冰原区第四纪冰川作用被引量:7
《冰川冻土》2003年第5期491-497,共7页易朝路 李孝泽 屈建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16;4027207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项目资助
普若岗日冰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原,总面积达400km2.野外观察表明,从现代冰舌前端开始向山外有5套终碛垄和侧碛垄系列,分别称之为冰碛垄Ⅰ、Ⅱ、Ⅲ、Ⅳ和Ⅴ.根据地貌位置、地层关系、相对风化程度、风的改造程度和覆盖在有冰川漂砾的戈...
关键词:青藏高原 普若岗日冰原 第四纪 冰川作用 5套终碛垄 相对年代 
青藏高原北缘晚新生代的差异性隆起特征被引量:9
《地学前缘》2003年第4期590-598,共9页马钦忠 李吉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青藏项目(G1998040802)
在青藏高原的研究中,一个涉及高原隆升过程和机理的重要科学问题就是高原差异性隆升问题。文中初步研究了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北缘的这种差异性隆升特征。研究表明,高原北缘山系隆升变化的差异性是很明显的。自23.7 Ma以来西昆仑山、...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缘 差异性隆升 传播比 构造变形 
马兰冰芯16SrDNA的多样性与影响冰芯中微生物的环境因素被引量:10
《科学通报》2003年第9期947-951,共5页张晓君 马晓军 姚檀栋 章高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2);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批准号:494251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1-10-02)资助.
以青藏高原中部的马兰冰川钻取的一支冰芯为对象,通过对分布在不同层的样品中微生物总数和可培养微生物数的分析,发现冰芯中的微生物数与冰芯中的尘埃量有一定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后,认为冰芯中的微生物分布主要由冰川发育过程中物质传输...
关键词:青藏高原 马兰冰芯 微生物 16S RDNA 生物多样性 分子生态学 序列测定 环境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北缘构造变形和剥蚀变化及其与山脉隆升关系被引量:1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3年第1期27-34,共8页马钦忠 李吉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化青藏项目(G1998040802)
青藏高原的差异性隆升是一个涉及高原隆升过程和机理的重要科学问题。利用青藏高原北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与河西走廊盆地的地层沉积序列推算了高原北缘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系晚新生代以来的山脉剥蚀幅度变化特征,得到了青...
关键词:晚新生代 青藏高原 剥蚀变化 构造变形 山脉隆升 传播比 垂直运动速率 地层沉积序列 
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成分的经向变化被引量:18
《冰川冻土》2002年第3期245-253,共9页章新平 姚檀栋 中尾正义 韩健康 谢自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0 80 2 ) ;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基金 (TZ2 0 0 0 0 2 ) ;中国科学院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BX2 0 0 1 0 3 )资助
分析了从南亚经青藏高原到毗邻的我国西北地区一个经向剖面上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成分的时空分布以及与温度、降水量、水汽来源的关系 .在青藏高原南部和南亚 ,温度效应均不存在 .在所统计的站点中 ,大约一半的取样站具有降水量效应 ,但降...
关键词:青藏高原 降水 稳定同位素 时空分布 温度 降水量 水汽来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