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文强桂”工程课题(05111001)

作品数:31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乃龙胡大雷力之韩晖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典籍与文化》《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古籍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文选》文选萧统剪截总集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道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头陀寺碑文》的佛理及其表达策略被引量:2
《钦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13-17,共5页李乃龙 
广西"人文强桂工程"之"<文选>研究"(桂科软05111001)
《头陀寺碑文》作为建筑碑文的典型作品,在形式结构上具有范式意义。作为佛教建筑的碑文,它对佛教教义的阐述以大乘佛教尤其是中观派为核心,反映了至南齐为止佛教在我国的接受概貌。佛道两家在最高哲学范畴上的神圣化和神秘化、修炼与...
关键词:头陀寺碑文 形式结构 佛教义理 道家 表达策略 
“七”体的模式与理论底色——兼论“七”体内容的矛盾性与艺术的统一性被引量: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39-45,共7页李乃龙 
广西"人文强桂工程"项目"<文选>研究"(桂科软05111001)
"七"是模仿枚乘《七发》形成的一种文体,具有以问答为结构、以七事为内容、以启发为手段、以规谏为宗旨的文体特征。从文体实践看,"七"形成了问疾和招隐两大模式。问疾型的理论根据出自道家,而招隐型的理论则为儒家。问疾型的内容矛盾...
关键词: 模式 道家 儒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