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2AZS001)

作品数:6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国庆王金荣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辽金历史与考古》《北方文物》《东北史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辽代考古资料城建辽金元时期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辽金屯田之比较被引量:4
《北方文物》2015年第3期90-95,共6页张国庆 邵东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史>史事补正"(12YJA770051)阶段性研究成果;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沈北地区辽代契丹萧氏后族历史与文化研究"(L12AZS001)
辽和金是10—12世纪分别由中国北方契丹、女真两个游牧渔猎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辽金王朝立国期间,均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屯田生产,颇具时代、地域和民族特色。钩沉史料,比较辽金两个王朝之屯田,我们发现其屯田之目的、屯田之地域、屯...
关键词:屯田 农业 辽金 契丹 女真 
辽代沈北地区契丹人物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以辽墓考古资料为中心
《辽金历史与考古》2014年第1期91-98,共8页张国庆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沈北地区辽代契丹萧氏后族历史与文化研究”(L12AZS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辽代沈阳北部地区有契丹萧氏后族的一支在此定居。以法库叶茂台为中心的契丹辽墓群出土了大量辽代契丹萧氏后族使用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品。其中,既有反映草原契丹游牧文化特质的日常用品,也有反映中原汉族文化特质的日常用品,更有反映'...
关键词:辽墓 沈北地区 契丹萧氏后族 日常用品 多元性 
辽代人丧葬观念刍论——以石刻文字资料为中心
《辽金历史与考古》2014年第1期184-189,共6页张国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史》史事补正”(12YJA77005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沈北地区辽代契丹萧氏后族历史与文化研究”(L12AZS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有辽一代,世俗之人面对亲人不幸离世,其生死观中既有信天命、讲宿命的唯心一面,也有福祸互见、相伏相倚的唯物因素;佛教信徒笃信因果,其悼亡思亲理论中,蕴含着度亡祈福、灭罪禳灾之意义;而上层社会厚葬事实与薄葬主张之并立,亦为辽人丧...
关键词:辽代 丧葬观念 石刻资料 
辽代后期契丹腹地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原因被引量:4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59-165,共7页张国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辽代石刻所见辽朝史事研究"(13BZS0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史>史事补正"(12YJA77005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沈北地区辽代契丹萧氏后族历史与文化研究"(L12AZS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辽道宗、天祚帝执政的辽代后期,契丹腹地生态环境恶化,秋冬春三季酷寒多雪,土地沙化严重,狂风沙暴天气增多。所有这些,除正史文献有少量记述外,此间使辽的北宋使臣在其使辽语录及使辽诗作中,均有较多的形象描述。援引宋人使辽语录及使...
关键词:辽代后期 契丹腹地 生态环境 
辽金元时期沈阳地域文化特征刍论被引量:5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38-43,共6页张国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史>史事补正"(12YJA77005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沈北地区辽代契丹萧氏后族历史与文化研究"(L12AZS001)
公元10至14世纪,北方草原游牧渔猎民族契丹、女真和蒙古先后建立辽金元三王朝。辽金元统治沈阳(辽金称"沈州"、元称"沈阳路")时期,该地区民族聚合杂居,互为影响,致使其地域文化呈现出新的特征,诸如:城建文化渐趋完善,儒家文化传承弘扬,...
关键词:辽金元时期 沈州 沈阳路 地域文化 沈阳城建文化 
辽代辽沈地区的绘雕艺术、丧葬习俗及其特色——以考古资料为中心
《东北史地》2013年第1期46-51,3,共6页张国庆 王金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A77005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L12AZS001)
有辽一代,以沈阳为中心的辽沈地域文化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该地区的绘画、雕塑艺术,呈现出细腻柔婉与豪放简约相间、精致端庄与粗犷雄健互融的特色;丧葬习俗则反映了游牧与农耕两种文化的有机结合。而该地区丰富的考古资料...
关键词:辽代 辽沈地区 绘画雕塑艺术 丧葬习俗 特色 考古资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