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8012)

作品数:4被引量:1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玉生郑榕辉陈清福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生态学报》《海洋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褐菖鲉肝微粒体生物标志物黑鲷海洋鱼类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原油WSF对褐菖鲉肝微粒体CYP1A蛋白的诱导研究被引量:1
《海洋学报》2012年第3期185-189,共5页郑榕辉 张玉生 陈清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6053);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9Y0034);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8012);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201005016)
1引言石油不仅是全球也是我国海洋环境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船舶运输、海上石油开采和溢油事故等。据报道,全球每年进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达数百万吨至一千万吨,约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0.5%[1]。近年来,我国海洋污...
关键词:原油WSF 褐菖鲉 肝微粒体 CYP1A 生物标志物 
褐菖鲉肝CYP 1A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厦门海域石油污染状况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11年第19期5851-5859,共9页张玉生 郑榕辉 陈清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6042;40876053);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9Y0034);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8012)
以褐菖鲉为实验鱼类,以鱼肝微粒体CYP1A生物标志物(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为指标,在厦门海域开展了两次野外监测实验,研究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它们与海水和沉积物中石油类和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
关键词:褐菖鲉 EROD CYP1A 生物标志物 污染监测 
褐菖鲉鳃丝EROD生物标志物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4
《台湾海峡》2010年第3期414-421,共8页陈清福 张玉生 郑榕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605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J028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8012)
以褐菖鲉为实验鱼类,以其鳃丝EROD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室内鳃丝EROD活性测定方法条件的摸索和现场海域石油类污染监测的初步应用研究.室内EROD活性测定条件摸索实验结果表明:褐菖鲉鳃丝EROD活性测定的最适pH值为7.8、最适温度为35℃、最...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褐菖鲉 鳃丝EROD 生物标志物 石油类 方法 监测 
原油WSF对三种海洋鱼类肝微粒体EROD活性的诱导和恢复的比较被引量:5
《海洋学报》2010年第5期60-66,共7页郑榕辉 张玉生 陈清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6042);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9Y003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J028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8012)
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原油水溶性组分(WSF)暴露对黑鲷、黄鳍鲷和褐菖鲉肝微粒体EROD活性的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和恢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剂量诱导实验中,褐菖鲉肝EROD活性在原油WSF浓度为50μg/dm3时呈现生物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而黑...
关键词:黄鳍鲷 黑鲷 褐菖鲉 石油污染生化效应 肝微粒体EROD 原油WSF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