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69)

作品数:18被引量:28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亚军李生秀强秦党占平张建昌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应用生态学报》《陕西林业科技》《生态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秸秆覆盖冬小麦施氮量垄沟种植旱地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渭北黄土坮塬区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被引量:4
《陕西林业科技》2013年第5期1-4,共4页梁关会 刘林 权定国 吕家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1069)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渭北黄土坮塬区110个苹果园的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苹果园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8.9~12.1 mg·kg-1,平均为10.05 mg·kg-1,属较低水平;有效氮、磷、钾供应状况大约为钾>氮>磷,按照农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衡量...
关键词:渭北黄土坮塬区 苹果园 土壤养分 
长期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水分运动与热力学函数关系初探被引量:10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第9期1791-1798,共8页刘思春 张红 吕家珑 王永一 郭文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1069)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的土壤,研究了温度、水分、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比较,土壤水势温度效应为高量玉米秸秆还田>低量玉米秸秆还田>单施化肥;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提高土壤水势可增加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呈现高...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 热力学函数 土壤导水率 
土壤水势测定方法的选择及准确性研究被引量:1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第4期189-192,共4页刘思春 高亚军 王永一 马爱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69)
通过对土壤水势常用的3种测定方法探讨,发现测定土壤水势的方法存在差别,压力膜的准确度为最高,其次是离心机,张力计的准确度较低。压力膜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形状与原状土壤的特征曲线大致相符,但要完整地测出某土壤的特征曲线需要...
关键词:张力计 压力膜 离心机 土壤水势 
不同根区温度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1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年第4期197-201,共5页刘炜 杨君林 许安民 张建平 田霄鸿 高亚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6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46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
以Hoagland营养液为介质,采用自制的恒温培养系统研究了不同根区温度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以及N、P、K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冬前至返青期低温处理明显抑制根系发育,根长、根体积、根系生物量、叶面积、地上部生物量、养分累积量均...
关键词:根区温度 冬小麦 生长发育 养分吸收 
旱地冬小麦不同覆盖模式土壤温度变化动态研究被引量:6
《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19期319-322,共4页党占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2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69)
为探索旱地冬小麦不同覆盖模式下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田间试验,对平覆地膜穴播、垄上覆膜垄沟覆草、覆草和常规露地4种栽培模式下的土壤温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冬小麦生育期延后和土层深度增加,覆盖栽培的增温幅度减小。平膜覆盖...
关键词:旱地 冬小麦 覆盖模式 土壤温度 
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冬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被引量:1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第2期189-193,共5页张月霞 杨君林 刘炜 李龙 高亚军 肖玲玲 毛宁 田莲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471069);国家自然科学基青年项目(402010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重点项目(30230230)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试验包括覆盖(不覆盖和秸秆覆盖4500 kg/hm^2)和施氮量(0,75,150,225和300 kg N/hm^2)两个因素,共10个处理,重复3次。3年结果表明:秸秆覆盖...
关键词:秸秆覆盖 施氮量 土壤硝态氮 氮肥利用率 冬小麦 
渭北旱地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与产量关系研究被引量:4
《陕西农业科学》2009年第2期51-53,共3页党占平 刘文国 张建昌 强秦 曹卫贤 高亚军 李生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2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69)
两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渭北旱地冬小麦产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直线关系。不同土层含水量对作物不同时期生长影响不同,因而也对产量作用不同,越冬期各层土壤含水量对产量作用最大,其次播种期为耕层和返青期以后中层土壤含水量...
关键词:旱地 冬小麦 土壤水分 产量 
渭北旱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被引量:18
《水土保持学报》2008年第4期104-110,共7页程杰 高亚军 强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2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1028,40471069)
在陕西渭北旱塬进行了4年田间小麦试验,研究了旱地不同栽培模式、施氮量睇Ⅱ种植密度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小麦4年后,0-200cm土壤剖面中残留硝态氮为29.87-462.59kg/hm0,且主要积累在80-160cm土层,土壤氮...
关键词:地膜覆盖 垄沟种植 秸秆覆盖 施氮量 种植密度 残留硝态氮 
农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增产的水氮条件被引量:38
《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第1期55-59,共5页高亚军 郑险峰 李世清 田霄鸿 王朝辉 李生秀 杜建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471069);重点项目(3023023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重点科研项目
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冬小麦产量与灌水量及施氮量的关系模型,并作了模拟分析,以期研究旱地农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增产的水氮条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的冬小麦能否增产与水肥供应关系密切。生育期间没有补充灌水时,覆盖增产主要取决于...
关键词:秸秆覆盖 冬小麦 灌水量 施氮量 
旱地冬小麦返青前秸秆覆盖的土壤温度效应被引量:40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年第4期197-201,共5页刘炜 高亚军 杨君林 杨学云 李生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小麦减产的原因及作用机制"(404710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北旱地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生理生态研究"(30230230)
设置田间试验,研究旱地麦田秸秆覆盖的土壤温度效应,采用微型温度纪录仪连续24 h观测,获得了小麦返青前10 cm和20 cm深度土壤温度的系统数据。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使麦田冬前(11月21日-12月20日)和越冬前期(12月21日-1月20日)的昼夜...
关键词:旱地 冬小麦 秸秆覆盖 土壤温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