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1105)

作品数:8被引量:2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治平梅世蓉薛艳尹祥础宋先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北京市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地震学报》《中国地震》《地震》更多>>
相关主题:体源地震孕育形变异常昆仑山口西地震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地震孕育体源流变模型(三)——前兆场被引量:1
《地震学报》2006年第1期20-28,共9页宋治平 梅世蓉 尹祥础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1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32050)共同资助.
在三维流变介质体源孕震模型的粘弹性位移场与应变场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流变介质体源孕震模型的前兆场理论解,导出了流变介质中任意一点(X,Y,Z)的地倾斜、地下水位、电阻率的粘弹性解析解,并对地电阻率的应用作了初步分析,为地震孕育过...
关键词:弹性包体理论 流变包体理论 粘弹性解析解 地倾斜 地下水位 地电阻率 
天山地块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4
《地震》2004年第2期7-16,共10页薛艳 梅世蓉 宋治平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1B01 04 02);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101105)
通过对天山地块近百年地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表明:①MS≥7.0地震沿块体边界成带分布,南边界带强于北边界带,南、北边界带的西部强于东部,南天山西段是地震活动水平最高、复发周期最短、强震序列类型最复杂、地震危险性最大的地区;②地震...
关键词:活动地块 准周期性 活跃期 平静期 最大熵谱 小波分析 
地震孕育体源流变模型(二)——应变场及其应用被引量:9
《地震学报》2004年第2期121-131,共11页宋治平 尹祥础 梅世蓉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10 110 5 )资助
在弹性包体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了流变介质包体模型理论的应变场的理论解 ,导出流变介质中的包体在任意一点产生的正应变、剪应变及体应变的粘弹性解析解 ,即正应变、剪应变和体应变的表达式 .通过计算三维粘弹性介质中球形硬包体与软包...
关键词:弹性包体理论 流变包体理论 应变场 粘弹性解析解 地震前兆 
地震孕育体源流变模型--位移与应变场
《国际地震动态》2004年第z1期3-,共1页宋治平 尹祥础 梅世蓉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101105)资助.
  由于岩石介质在温度较低、压力不大、外力作用时间不长的情况下,主要显示为弹性性质;但在温度高、压力大、作用力时间长的情况下,则显示出流变性质.对于持续数十秒的快速错动的地震发生过程,用弹性理论处理发震过程是恰当的,但对于...
地震孕育体源流变模型(一)——位移场被引量:7
《地震学报》2003年第6期574-582,共9页宋治平 尹祥础 梅世蓉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 10 110 5 )资助
为了研究地震孕育过程 ,在弹性包体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变介质的体源包体模型理论 .本文基于弹性包体模型的位移场的解析解 ,运用流变力学理论中的对应原理 ,导出流变体介质中 ,包体在任意一点的
关键词:弹性包体理论 流变包体理论 位移场 粘弹性解析解 对应原理 地震 
地震孕育过程中形变趋势变化形态的理论分析被引量:3
《中国地震》2003年第3期306-314,共9页薛艳 宋治平 宋先月 武安绪 于海英 王小平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 (10 110 5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2 0 0 1BA6 0 1B0 1- 0 4 - 0 2 )
利用流变介质包体模型理论中体应变解析解计算分析了孕震过程中不同观测点的形态异常特征 ,结果表明 ,硬包体产生的体应变具有明显的 3阶段过程 ,软包体却只有 2个阶段的特点 ,但它们的形态特征不仅都具有象限性与地区性 ,而且还随震中...
关键词:形变异常 形态特征 流变包体理论 岩石实验 
强震前形变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被引量:4
《地震》2003年第2期70-76,共7页宋先月 宋治平 武安绪 薛艳 倪友忠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1B01-O4-02);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1105)
主要对华北北部地区的1989年大同地震、1991年大同地震及1998年张北地震3次强震前的形变异常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若以形变异常的开始时间作为判断标准,形变异常的群体频次在强震前1~2年内均出现高于或接近2倍均方差的高...
关键词:华北地区 大同地震 1991年 张北地震 强震 地震前兆 地壳形变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特征被引量:9
《地震》2003年第1期15-22,共8页宋治平 薛艳 梅世蓉 宋先月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101105)
在回顾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的长期、中期的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预测意见基础上,对该次地震前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巨大地震前存在地震条带、地震空区、地震活动增强区、象限性等空间异常及地震活动参数异常,这些特征对...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地震 地震活动 象限性 地震条带 地震空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