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教育基金(131088)

作品数:6被引量:23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柏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制与社会发展》《中外法学》《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乡村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上访信访学术成果法学界经济学分析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信访制度的功能及其法治化改革被引量:50
《中外法学》2016年第5期1187-1205,共19页陈柏峰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2M521667);霍英东教育基金基础性研究项目(131088)资助
信访制度的法治化改革,需要对其承担的实际功能有全面认知和有效替代,目前几种典型认识都未能如此。信访制度始终存在政治动员与社会治理两种取向,当前社会治理取向凸显,它体现为三大功能:纠纷解决机制替代功能、法律和政策协商功能、...
关键词:信访制度 功能 法治化改革 群众工作 
信访机制的异化与基层治理的转型——从武汉山乡个案展开被引量:2
《中国乡村研究》2016年第1期129-161,共33页陈柏峰 
霍英东教育基金基础性研究项目(13108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2M52166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986)的资助。孙新华、王海娟等人参与了共同调研和讨论
在武汉山乡的征地拆迁个案中,上访人经历了从协商型上访、维权型上访到谋利型上访的尴尬过程,这意味着信访机制的异化。从基层信访治理实践来看,资源媒介型治理模式是信访机制异化的根本原因。在资源总量大幅增加的条件下,基层政府通过...
关键词:资源媒介型治理 协商型上访 维权型上访 谋利型上访 信访治理转型 
征地拆迁上访的类型与机理被引量:14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25-33,共9页陈柏峰 
霍英东教育基金基础性研究项目(13108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2M521667)
征地拆迁的上访有相当的复杂性,其机理需要结合上访人的不同情况和动机加以分析。受情感、生活习惯、家计模式或土地、房屋的特殊用途等多因素的影响,有人因反对征地拆迁而上访或成为钉子户,这以坚持农业生产的老年人和适度规模经营的"...
关键词:征地拆迁 上访 钉子户 综合治理 
偏执型上访及其治理的机制被引量:31
《思想战线》2015年第6期98-105,共8页陈柏峰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基层信访治理机制的法治化研究"(2012M521667);霍英东教育基金基础性研究项目"农民上访治理机制的法治化研究"(13108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阶段性成果(NCET-12-0986)
偏执型上访是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现象,可见于多种典型情形,其诉求缺乏合法依据,属于无理的范畴。上访人的心态是偏执的,在信访事项上寄托了很多情感,且上访过程中继续投入情感,进一步强化了偏执心态。偏执型上访很难在法治框架内解决,却...
关键词:偏执型上访 治理责任 机制 
社科法学及其功用被引量:102
《法商研究》2014年第5期67-73,共7页陈柏峰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2-0986);霍英东教育基金第十三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资助项目(131088)
在法学的众多研究方法中,能够体现法律人知识和思维独特性的,当属法教义学;而更具有社会亲和力、更能回应社会和公共政策需求的,当属社科法学。社科法学力图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分析法律现象、预测法律效果。最近十多年来,社科法学...
关键词:法学界 社科 社会亲和力 学术成果 思维独特性 科学的方法 经济学分析 政策需求 
群体性涉法闹访及其法治被引量:38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4期17-28,共12页陈柏峰 
霍英东教育基金基础性研究项目"农民上访治理机制的法治化研究"(13108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98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层信访治理机制的法治化研究"(2012M521667)
在基层法治实践中,一些过去由法院或特定行政机构依法处理的纠纷,日渐成为群体性涉法闹访的缘由,党政介入的处理结果表现出反法制性。法律系统的低效、对既有规则的不满、维权能力的不足、闹访的较大收益,是当事人诉诸群体性涉法闹访的...
关键词:群体性涉法闹访 社会稳定 法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