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8BWY005)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志荣明光昊张岚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研究》《东岳论丛》《艺术学界》更多>>
相关主题:审美特征以线造型礼器动态感装饰性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夏代青铜器的审美特征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09年第9期162-165,共4页朱志荣 明光昊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8BWY005)
夏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滥觞期,出现了鼎、、爵等青铜礼器和戈、戚、镞、钺等青铜兵器,奠定了中国青铜时代以礼器和兵器为主的格局。造型方面,夏代青铜器逐渐摆脱陶器和玉、石器的造型特征,达到功能和美观的统一。纹饰方面,线条形式较为简...
关键词:原始拙朴 简约抽象 冷静自然 
中国岩画的线性特征被引量:1
《艺术学界》2009年第1期97-102,共6页朱志荣 张岚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8BWY005"中国史前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岩画以线条造型,以线成面,勾勒轮廓,线性勾勒是中国岩画的主要特点。先民对造型语言的体认是从线条开始的,在以线条体认造型的基础上,先民们的岩画创作重在以线表意。岩画的线条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蕴:以静显动,寓动于静,展示了万物生...
关键词:中国岩画 以线造型 秩序感 动态感 装饰性 
论夏代玉器的审美特征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09年第3期134-137,共4页朱志荣 石迪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史前艺术的审美特征"(项目编号:2008BWY005)的阶段性成果。
夏代玉器已逐步脱离了史前的玉雕形式,开创了玉文化的新纪元。其造型讲究对称,轮廓和线条流畅,富于动感,并已经有了高超的镶嵌玉器造型的工艺;在纹饰上,大多因形赋纹,因才施艺,喜用抽象化和象征性的简约线条,手法上多用阴线雕刻、圆雕...
关键词:古朴庄重 对称 象征 因形赋纹 礼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