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S026)

作品数:3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俞兆鹏俞晖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江西省政府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通货膨胀北宋前期通胀预期北宋中期庆历新政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北宋中期由过度消费引发的通货膨胀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92-106,共15页俞兆鹏 俞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通货膨胀研究”(11BZS026)
北宋中期,由于统治者的腐败,"三冗"消费过度,加上天灾危害、赋役苛重和战争破坏,致使生产衰退和国家财政出现危机。宋廷为摆脱财政困难,不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结果引起了私钱泛滥、货币贬值,物价高涨和社会不安。宋廷为革除弊政,推行"...
关键词:北宋中期 “三冗”消费 通货膨胀 庆历新政 
北宋前期对通货膨胀的防止及其效果被引量:3
《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116-125,共10页俞晖 俞兆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通货膨胀研究"(项目批准号:11BZS026)的阶段性成果
北宋前期是指宋太祖、太宗、真宗统治时期。宋初,因受五代十国时期币制繁杂和货币流通混乱的影响,一度存在铜钱奇缺、劣币泛滥、铁钱贬值、交子失信等弊端,从而呈现出通货膨胀的预期。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宋廷在增加铜钱产量、统一...
关键词:北宋前期 通胀预期 物价平稳 国家富裕 
五代十国货币史初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64-68,共5页俞兆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宋代通货膨胀研究"(11BZS026)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铜钱缺乏,战争频繁,政治腐败,开支浩大,各国统治者为了挽救财政危机,往往铸行虚值大钱、铁钱以及铅锡等劣币,从而引起了通货膨胀、钱币贬值、物价飞涨、人民受损,这可作为今人的历史教训。
关键词:五代十国 大钱 劣币 通货膨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