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320175)

作品数:7被引量:4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管伟明陈松郭俊梅郭迎春耿永红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贵金属》《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稀有金属》《电工材料》更多>>
相关主题:有限元LAAG电触头触头材料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AgNi10触头材料分离阶段的热-电-力耦合分析及实验研究被引量:6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第10期1780-1784,共5页谭志龙 管伟明 郭俊梅 陈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0837601);国家"863"基金项目(2001AA320175)
建立了基于AgNi10电接触材料的直流分离过程的热-电-力耦合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考虑了材料物理特性随温度的变化、相变问题以及符合实际工作环境的边界条件等,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了接触电阻以及动触头的分离加速度并应用到了模型中,通过...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电接触 AgNi10 热电力耦合 分离过程 
AgNi10触头材料闭合接触阶段的热-电-力耦合分析及实验研究被引量:16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第2期276-280,共5页谭志龙 陈松 管伟明 郭俊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0837601);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320175)
建立了描述直流闭合接触阶段AgNi10电接触材料受热-电-力耦合作用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法采用顺序耦合方式计算了固定接触阶段AgNi10触头材料接触区的温度场、应力应变场等,计算过程考虑了材料物理力学特性随温度的变化、接触电阻以及...
关键词:电接触材料 AgNi10 热-电-力耦合 有限元分析 
电接触现象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2
《电工材料》2010年第1期3-8,共6页谭志龙 郭俊梅 陈松 管伟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0837601);国家863基金资助项日(2001AA320175)
综合介绍了国内外电接触现象数值模拟的研究与发展情况,分析了电接触数值模拟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接触现象数值模拟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接触 数值模拟 有限元 研究 发展 
Ag/La_2NiO_4基电触头在直流大电流条件下电弧侵蚀的实验与有限元研究被引量:11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第1期131-137,共7页陈松 管伟明 张昆华 郭迎春 耿永红 郭俊梅 邓德国 
国家"863"基金资助项日(2001AA320175);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1999E0007Z)
在电接触试验机上测量Ag/La2NiO4基电触头,得到在直流18V、30A的工作条件下的相关实验数据。并进一步分析电触头对的阴极和阳极的表面形貌、电弧侵蚀和质量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实验中闭合电弧→接触电阻焦耳热→分断电弧→自然...
关键词:电触材料 电弧侵蚀 有限元 温度场 模型 
Ag-La_2NiO_4基电触头使用中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被引量:2
《贵金属》2008年第1期30-34,39,共6页陈松 管伟明 郭俊梅 张昆华 郭迎春 耿永红 
国家863基金资助项日(2001AA320175)
为了解决Ag-La2NiO4基电触头在使用过程中的瞬态温度场研究问题,通过对使用过程中闭合电弧→接触电阻焦耳热→分断电弧→自然冷却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一个统一描述电触头使用过程中瞬态温度场计算的模型。通过电接触试验机和相关试验...
关键词:金属材料 电触头材料 有限元 瞬态温度场 模型 
Ag/La_2NiO_4基电触头使用中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研究被引量:8
《稀有金属》2008年第3期320-326,共7页陈松 管伟明 张昆华 郭迎春 耿永红 
国家863基金资助项目(2001AA320175);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999E0007Z)资助
通过对电触头使用过程中闭合电弧→接触电阻焦耳热→分断电弧→自然冷却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一个可描述电触头使用过程中,瞬态温度场的统一计算模型。通过对Ag/La2NiO4基电触头的电接触实验机和相关实验的测试、分析和计算,得到进行该电...
关键词:电触材料 有限元 温度场 模型 
电触点直流电侵蚀研究被引量:13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第A03期264-268,共5页郭迎春 耿永红 陈松 张昆华 管伟明 
国家863基金(2001AA320175)
叙述了触点的分合过程,说明了熔桥产生和电弧引燃的原因;介绍了直流条件下触点材料的转移机理,包括熔桥转移和极性转移;还介绍了影响电侵蚀的多种因素,例如:电气参数、机械参数、触点材料、环境因素等。
关键词:电侵蚀 材料转移 触点材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