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040579)

作品数:7被引量:13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单延龙刘乃安李长江胡海清关山更多>>
相关机构:北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航空护林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自然灾害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森林防火》更多>>
相关主题:可燃物模型长白山林区可燃物类型林火蔓延模型林火管理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长白山林区防火期主要可燃物类型细根载量和潜在能量分析被引量:2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39-40,共2页单延龙 关山 张姣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40579);北华大学校管项目(2006020);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HZ2006-KF02);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6杰出青年)
对防火期长白山林区主要可燃物类型细根载量和潜在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季防火期内,距地表10cm的细根载量以岳桦林最大,其次是云冷杉林及包含云冷杉的混交林,白桦林、落叶松林和阔叶红松林细根载量较低;经过一个冬天,细根载量都...
关键词:长白山林区 可燃物类型 细根 
长白山林区主要可燃物类型地表可燃物载量分析被引量:26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34-36,共3页单延龙 关山 廖光煊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40579);北华大学校管项目(2005第12号)。
对长白山林区主要可燃物类型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可燃物类型载量的对比分析,得出易燃的可燃物类型是云冷杉林(鱼鳞云杉103a)、落叶松林(115a)和云冷杉林(鱼鳞云杉80a),最不易燃的是岳桦林(142a)、白桦林(87a)...
关键词:长白山林区 可燃物类型 可燃物载量 
大兴安岭主要树种抗火性的分析与排序被引量:29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19-22,共4页单延龙 刘乃安 杜建华 
国家科技攻关子课题(2001BA510B09-0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40579);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2004-2005);北华大学校管项目(2005第12号)资助
应用因子分析和专家打分法对16种乔木和灌木的6种性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抗火性最好的树种是稠李、黑桦、兴安落叶松;抗火性最不好的是杜香、樟子松、杜鹃。
关键词:大兴安岭 抗火性 因子分析 
凉水自然保护区主要可燃物类型凋落物层的含水率被引量:23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41-43,共3页单延龙 刘乃安 胡海清 张启昌 
科技部重大专项(2001-BA509B17);国家科技攻关子课题(2001BA510B09-0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40579);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2004-2005)联合资助
从凋落物层含水率研究着手,通过实际测量,获得了4种可燃物类型凋落物层熄灭含水率,并建立了凋落物层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模型。根据熄灭含水率和回归方程,可以确定森林着火的可能性,进而采取不同的防火措施。同时进行了雨后天数与含...
关键词:凉水自然保护区 凋落物层 含水率 
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林地表可燃物模型被引量:16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74-75,97,共3页单延龙 张敏 胡海清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 ( 2001BA510B09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 20040579 );武警总部攻关课题;北华大学校管课题(2004年第 14号)联合资助。
为了掌握森林地表可燃物的载量分布,预防森林火灾,运用Spss11. 0forwindows统计软件系统,对樟子松林的林分因子和各类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后向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一套数学模型,并且进行了方差分析。利用数学模型可以通过林分因子推...
关键词:樟子松 多元回归 可燃物模型 
森林可燃物参数与林分特征关系被引量:22
《自然灾害学报》2004年第6期70-75,共6页单延龙 舒立福 李长江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1BA510B09);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40579);武警总部攻关课题和北华大学校管课题(2004重第14号)
森林地被可燃物是引起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掌握森林地被可燃物的载量分布,对森林火灾的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数据的获得是比较困难的,运用Spss11.0forwin dows统计软件系统,对兴安落叶松林和杨桦林的林分因子...
关键词:落叶松 多元回归 可燃物模型 
国内外林火蔓延模型简介被引量:25
《森林防火》2004年第4期18-18,21,共2页单延龙 金森 李长江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40579);武警总部攻关课题;北华大学校管课题(2004年第14号)联合资助
介绍了美国、加拿、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主要林火蔓延模型,指出了它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对林火的复杂机理描述不完善,对可燃物分布复杂性的描述过于简化等问题。简述了我国在林火蔓延模型方面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林火蔓延模型 中国 外国 林火管理 林火发生机理 可燃物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