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5A-05-01)

作品数:7被引量: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曹烈安凤山张世华王信陈昭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化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物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天然气工业》《石油实验地质》更多>>
相关主题: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四川盆地成藏模式须家河组气藏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川西坳陷须三-须四段含油气系统生排烃过程与主要成藏期关系被引量:6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252-255,共4页张世华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5-01)
川西坳陷不同地区须三-须四段含油气系统主要成藏期各不相同。作者以烃源岩演化过程中各阶段的最大古地温和最大埋深为基础,结合实钻资料,确立了川西坳陷须三-须四段含油气系统不同地区烃源岩的生排烃阶段,并利用不同生排烃阶段生排烃...
关键词:川西坳陷 含油气系统 生排烃 主要成藏期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古圈闭类型及识别技术被引量:8
《石油学报》2006年第4期45-49,共5页曹烈 沈忠民 安凤山 
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5-01)"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富集规律及其预测技术研究"部分成果
上三叠统是川西坳陷的主力烃源岩,其中须家河组二段、四段是主要储层。上三叠统烃源岩的生、排烃高峰在晚三叠世和中—晚侏罗世,其生、排烃高峰早,成藏早。储层孔隙演化史表明,燕山期末的致密化“冻结”了早期圈闭的油气,喜山期构造运...
关键词:川西坳陷 须家河组 古圈闭类型 隐蔽圈闭 识别技术 致密储层 
川西坳陷T_3x^(1~2)油气成藏期研究被引量:2
《天然气工业》2005年第12期19-21,共3页张世华 李汶国 
"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1BA605A-05-01)部分成果。
以烃源岩演化过程中各阶段的最大古地温和最大埋深为基础,结合实钻资料,首先确立了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一、须二段含油气系统不同地区烃源岩的生烃阶段和排烃阶段,再利用计算的不同生排烃阶段的生、排烃量,砂岩、泥岩孔隙度变化和油...
关键词: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晚三叠世 生烃 排烃 主要成藏期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与古构造关系被引量:3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第2期224-229,共6页曹烈 安凤山 王信 
"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2 0 0 1BA6 0 5A -0 5 -0 1 )
基于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超深、超压、超致密、超晚期构造”的地质条件,通过中坝、合兴场及平落坝3个已知气藏的生烃史、孔隙演化史、构造演化史等方面的系统分析,从勘探成功与失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了古构造在气藏成藏过程中的奠基...
关键词:川西坳陷 古构造 成藏模式 须家河组 古构造-成岩圈团 构造演化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深盆气探讨被引量:20
《石油实验地质》2005年第1期32-38,共7页陈昭国 
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5-01)。
深盆气是致密砂岩气藏类型之一,由于其独特的成藏机制和气藏特征,对深盆气藏的勘探思路与对策均有别于常规气藏。川西坳陷陆相致密碎屑岩领域是否存在深盆气? 国内许多学者、专家各舒己见,提出了不同的认识。从成藏机制及气藏特征两方...
关键词:深盆气 气藏特征 成藏机制 川西 北美 
基于天然裂缝网络的二维裂缝度预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
《石油物探》2004年第5期445-449,412,共5页叶泰然 刘兴艳 郑荣才 许建东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一级专题(2001BA605A-05-01)。
简要介绍了基于天然裂缝网络的二维裂缝度预测技术的方法原理,讨论了裂缝频度、裂缝密度和裂缝度的物理意义。裂缝度与裂缝长度的分布有关,它反映了裂缝总面积所占测量总面积百分率的大小,是裂缝性油气田的优势裂缝发育带预测及储量估...
关键词:裂缝密度 天然裂缝 三维地震资料 裂缝预测 裂缝发育 须家河组 川西 钻井 裂缝性 气田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油气运移特征被引量:9
《天然气工业》2004年第8期4-7,共4页罗啸泉 曹烈 杨旭明 陈燕章 
为"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编号 :2 0 0 1BA6 0 5A - 0 5 - 0 1)部分成果
川西坳陷是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的生气中心 ,由于其超致密、超埋深、超压及圈闭形成历史复杂 ,勘探开发难度极高。文章分析了川西上三叠统油气的运移相态及油气疏导条件 ,据天然气样品碳同位素和轻烃指纹分析 ,天然气运移相态有油溶相、水...
关键词:川西坳陷 三叠统 油气运移 四川盆地 流体势 成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