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2072)

作品数:19被引量:15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德良李振生曹高社杨晓勇杨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天然气地球科学》《石油实验地质》《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更多>>
相关主题:韧性剪切带华北陆块包裹体郯庐断裂烃源岩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初论韧性断裂构造形成时限的研究方法被引量:6
《地质科学》2007年第1期199-208,共10页吴小奇 刘德良 李振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172072;40472074)成果
韧性断裂构造形成时限的研究自提出以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反应速率法、扩散速率法和应变速率法3种。最近的研究表明,对同一韧性剪切带,应变速率法和有限应变测量法所得构造形成时限均以104a为数量级,并且均随...
关键词:构造形成时限 应变速率法 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 
安徽北淮阳复向斜形成时间及其构造意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6年第4期62-68,共7页柳忠泉 曹高社 黄开权 张建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2072)
本文运用盆-山耦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北淮阳复向斜的形成。石炭纪以后、晚三叠世以前,华北南部的淮南地区和北淮阳地区的沉积特征和构造特征是可以对比的。北淮阳构造带叠加复式向斜和淮南复向斜及“徐宿弧”具有相似的褶皱构造形态、...
关键词:北淮阳 复向斜 形成时间 盆-山构造 安徽 
华北陆块东南缘凤台组时代的讨论被引量:11
《地质科学》2006年第4期720-728,共9页曹高社 张善文 柳忠泉 杨晓勇 刘德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7207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2001CB209133)联合资助。
华北陆块东南缘凤台组归属于震旦系或寒武系尚无定论,影响了对华北陆块震旦纪与寒武纪转折时期的古构造、古地理和古生物的重大质变事件的探讨。本文根据下震旦统顶部与凤台组之间裂离不整合的发现及其意义的讨论,以及凤台组夹层粉砂质...
关键词:凤台组 裂离不整合 Pb—Pb等时线 晚震旦世 华北陆块 
郯庐断裂安徽段桴槎山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限初探被引量:13
《地质科学》2006年第2期333-343,i0007,i0008,共13页刘德良 杨强 吴小奇 李振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72072)成果。
测算全新世之前地质事件过程时间(需要精度万年级),没有现行可以采用的定年方法(误差精度百万年级),因此有必要探索构造地质自组织的时限定年方法(万年级)。本文以滨西太平洋构造系郯庐断裂带为实例,通过石英位错密度法测得差异应力σ...
关键词:构造形成时限 应变速率 质量等比线 体积因子韧性剪切带 郯庐断裂 
华北陆块东南缘凤台组岩相古地理分析被引量:5
《沉积学报》2006年第2期210-216,共7页曹高社 张善文 隋风贵 杨晓勇 刘德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7207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2001CB209133)资助
对华北陆块南缘凤台组的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表明,凤台组具有海底扇的沉积模式。根据凤台组的沉积分布特征,其总体为海底扇的水道沉积。这一水道相似于陡倾大陆边缘的海底峡谷,其产生可能与断裂作用有关。
关键词:沉积相 沉积微相 古地理 凤台组 华北陆块 
华北陆块东南缘上震旦统凤台组磷结核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3
《地质通报》2006年第4期454-459,共6页曹高社 张善文 随风贵 杨晓勇 刘德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207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1CB209133)资助。
华北陆块东南缘风台组的底部和中部存在磷结核。这些磷结核的发现表明,凤台组(至少有部分地层)可能形成于温暖的海相环境。凤台组底部与中部磷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2个层位磷结核的沉积构造环境存在差异,凤台组底部形成于地幔活...
关键词:上震旦统凤台组 磷结核 华北陆块东南缘 
陕甘宁盆地遥感地质特征被引量:5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年第4期1-5,共5页方国庆 王中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2072);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项目(ZSCX05-123)资助
通过对1∶25万TM卫星1、4、7波段假彩色合成影像图及其东西、南北、北东及北西方向上的线性增强图,1∶3.5万和1∶5万的航空照片的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得到如下结果:a.陕甘宁盆地线性断裂构造发育,可划分出东西、南北、北西、北北西...
关键词:遥感地质 共轭断裂 黄土高原 陕甘宁盆地 
断层封闭性的波速和品质因子评价方法被引量:12
《科学通报》2005年第13期1365-1369,共5页李振生 刘德良 刘波 杨强 李景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172072,4047207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1CB209133)资助.
依据断层岩的超声波测试,分析了波速和品质因子(Q值)对断层岩岩性、孔渗性质以及断层力学性质的响应,初步提出了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随垂直节理方向的应力增大,波速和Q值也随之增大,孔隙度减小.(2)压性、压扭...
关键词:品质因子 断层封闭性 评价方法 各向异性 最小波速 断层岩 超声波测试 力学性质 研究结果 定量评价 流通能力 判别方法 封闭能力 岩石成分 断层性质 尺度效应 封闭性能 地震资料 勘探程度 三维地震 Q值 面理 垂直 孔隙度 
库车坳陷异常超高压保存的主要因素被引量:5
《地学前缘》2005年第2期316-316,共1页李振生 刘德良 杨强 李景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2001CB2091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2072)
关键词:库车坳陷 地质条件 地层压力 封闭性构造 超高压气藏 “压力封存箱” 
断裂性能差异的力学和化学因素分析被引量:3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年第4期485-491,共7页李振生 刘德良 刘波 杨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72072;4047207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1CB209133)联合资助.
阐述了决定断裂封闭性能的力学和化学因素。力学因素包括岩石破裂性质、断面正应力和断裂变形机制,其影响规律为:1岩石破裂性质和断面正应力决定了断裂的开敞程度;2三维应力实验已证实随温压升高,变形程度加深,而孔隙度和渗透率递减,但...
关键词:断裂性能 化学因素 压溶作用 元素迁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