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46)

作品数:7被引量:16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肖劲松毛锋王东升曾香宾国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域研究与开发》《人文地理》《环境科学与管理》《资源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中国资源型城市生态阈值生态补偿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双向流失及评估被引量:6
《资源科学》2010年第11期2085-2091,共7页肖劲松 王东升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40371046)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当地自然资源的开采、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功能的一类城市。资源型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辖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本应为其带来巨大财富。但实际上,我国资源型城市长期经济效益低下,...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 
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被引量:20
《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96-101,共6页肖劲松 冒亚明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371046)
本文构建了揭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驱动机制的DPSIR模型,并据此提出促进其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部支持;国家在宏观政策转变中,要给予资源型城市适当支持。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驱动机制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机理与对策被引量:6
《生态经济》2009年第7期61-65,共5页肖劲松 王东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046)
文章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剖析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机理,提出了构建区域循环经济系统的三原则:(1)物质—能量原则。在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时,应遵从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流规律,充分考虑区域经济...
关键词:区域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机理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演化特征与趋势探析被引量:14
《人文地理》2008年第2期67-72,共6页肖劲松 毛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1046)
本文在追溯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选取1952、1984、1990和2004年四个时段我国届存的资源型城市,从城市数量、类别和空间格局的变化,比较系统地揭示了我国资源型城市演化的特征与规律,并剖析了其形成的根源;进而,对我国资...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演化特征 发展趋势 
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协同探析被引量:8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9期159-163,共5页王鹤扬 毛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不同类别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批准号:40371046)资助
本文从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之间的相依关系出发,探讨了诸因素相互关联的内在协同机理,简析了IPAT模型的建构与应用。嗣后,利用IPAT模型解析了中国近15年来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差异;指出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展和落后技...
关键词:环境冲击 科学技术 人口 经济 
生态补偿的机理与准则被引量:87
《生态学报》2006年第11期3841-3846,共6页毛锋 曾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1046)~~
分析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通过对生态系统自组织与反馈、恢复机制的剖析,提出了生态补偿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结合国情,探讨了生态补偿亟待解决的实践困惑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补偿 生态阈值 
生态足迹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被引量:22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第5期42-47,共6页毛锋 宾国澍 肖劲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1046)
评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考查其资源环境可持续支持潜力的大小,进而探寻具体的应对方略。较之其它评价体系,生态足迹易于映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压力和资源环境对人类可持续支持的潜力。文章在简介生态足迹内涵和分析评估方法的基础...
关键词:生态足迹 消费账户 可持续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