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2010921092)

作品数:3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风光樊倩贾艳萍刘丹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语言教育》更多>>
相关主题:文体认知语用礼貌理论礼貌语用探析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一小时的故事》的多视角叙事及心理空间构建被引量:2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78-82,88,共6页刘丹 刘风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CZH101);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WJQ2011031);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项目(2010921092)
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采用选择性全知视角与人物有限视角相融合的叙事对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动态透视,这种多视角叙事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张力和反讽效果,也使读者在语篇阅读过程中建构出相互作用、互相补充的心理空间网...
关键词:凯特·肖邦 多视角叙事 认知诗学 心理空间 
文学语篇中指示语的认知语用文体研究被引量:4
《语言教育》2013年第2期37-44,共8页刘风光 贾艳萍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ZH101);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编号:WJQ2011031);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项目编号:2010921092)
作为感知体现的中心概念,指示语的研究已经扩展到文学阅读层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借用指示语和指称元素构建指示空间,即文本世界来解读文学语篇。本文运用认知诗学中的文本世界理论,研究指示语在意识流小说《达罗威夫人》中产生的...
关键词:指示语 文本世界理论 认知语用文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