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性计划项目(09SJD740027)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马德强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语言研究集刊》《东方语言学》《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切韵》等韵分立述论韵图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中古元韵问题述论被引量:3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29-32,共4页马德强 
江苏省教育厅指导项目(编号09SJD740027);扬州大学青年项目(扬大社科[2008]2号)
中古时期元韵的用韵行为存在南北区域的差异。元韵在《切韵》系韵书和早期韵图里排列位置的差异缘于二者依据的语音基础不同。代表江左诗赋用韵传统的元魂痕同用规则的制定和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标准语之间的矛盾是《诗韵》"十三元"问题...
关键词:元韵 《切韵》 韵图 《诗韵》 
不宜轻易否认《切韵》音系的真实性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27-29,共3页马德强 
江苏省教育厅指导项目(09SJD740027)
论证《切韵》音系的性质,汉语方言材料可以作为旁证,但不能起决定作用。完全从现代方言出发,并不能必然得出《切韵》音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结论。如果没有更为直接的证据,目前仍不宜轻易否认《切韵》音系的真实性。
关键词:《切韵》音系 综合性质 现代方言 检讨 
试论重韵问题提出的学术史背景被引量:1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36-38,共3页马德强 
江苏省教育厅指导项目(09SJD740027);扬州大学青年项目(扬大社科[2008]2号)
重韵问题的提出以及当前研究格局的呈现主要和高本汉开创的现代音韵研究范式有关,是自高本汉以来的现代音韵学者在给《切韵》拟音时过分倚重等韵的结果;揭示这一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重韵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重韵 《切韵》 等韵 高本汉范式 
试论重韵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立的性质被引量:7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12-116,121,共6页马德强 
江苏省教育厅指导项目(09SJD740027);扬州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扬大社科[2008]2号)
重韵的出现是学术界用后来产生的等韵名目框范《切韵》韵类的结果。韵书里重韵的分立是当时的文学语言系统中实际读音有别的反映。重韵现象不宜用来作为《切韵》是综合音系的证据。
关键词:重韵 《切韵》 等韵 
从几个有争议的话题看中古音内部再分期的必要性
《东方语言学》2010年第1期156-162,共7页马德强 
扬州大学青年专项基金项目(扬大社科[2008]2号);江苏省教育厅指导项目(09SJD740027)的成果之一
针对中古音内部存在的语音差异,有学者主张中古音内部应当再分期。这一观念的产生,是近些年中古音研究不断深入的结果,有利于促进中古音研究的科学化。本文主要通过几个具体的事例,说明中古音内部再分期的必要性。
关键词:中古音 内部分期 三十六字母 -i-介音 重韵 
重韵研究概说
《语言研究集刊》2010年第1期148-163,347,共17页马德强 
扬州大学青年专项基金项目(扬大社科[2008]2号);江苏省教育厅指导项目(09SJD740027)的成果之一
自高本汉以来,如何处理重韵成了《切韵》音系研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当前重韵研究的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余论部分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切韵》 重韵研究 概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