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专项(2004)

作品数:7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建华李雪梅林银平高亚军陈鸿更多>>
相关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水土保持》《人民黄河》更多>>
相关主题:黄河中游粗泥沙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多沙粗沙区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治理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2007年第5期27-29,共3页周鸿文 龙虎 乔永杰 徐建华 
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专项[黄规计(2004)197号]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地表水含沙量极高,减少这一地区进入黄河的泥沙极其重要。多沙粗沙区的地表径流量为31.18亿m3,扣除泥沙后的清水资源量为28.21亿m3。各治理区特别是一期治理区,对黄河产水的负效应远小于减沙的正效应。对黄河中游多...
关键词:水资源 影响 水土保持 治理 多沙粗沙区 黄河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淤地坝对泥沙的分选作用被引量:6
《人民黄河》2007年第2期64-65,共2页左仲国 陈鸿 王笑冰 徐建华 
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专项[黄规计(2004)197号]
利用坝地钻探取样资料,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坝地淤积泥沙粒径的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淤地坝对泥沙具有分选作用,坝前泥沙粒径小于坝尾泥沙粒径;泥沙颗粒越粗,这种分选作用越明显。从而认为,在粗泥沙产沙区淤地坝能够起到一定...
关键词:泥沙粒径 分选作用 淤地坝 多沙粗沙区 黄河中游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重点支流深化研究被引量:2
《中国水土保持》2006年第12期18-19,共2页赵帮元 喻权刚 马宁 张香娟 荆小峰 王永莉 
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专项[黄规计(2004)197号]
在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卫星影像、电子地图及有关研究成果,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分析研究了窟野河、皇甫川、清水川等9条支流的特性。经过分析认为,支流内上中下游、左右岸差异较大,从支...
关键词:土壤侵蚀 粗泥沙区 重点支流 窟野河流域 黄河中游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重点支流的遴选被引量:2
《中国水土保持》2006年第11期31-32,共2页王志勇 贾新平 邵坚 高亚军 
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专项[黄规计(2004)197号]
通过来沙粒径、输沙模数、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比例等指标遴选出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重点治理的支流。按水文站实测悬移质粒径粗细分析的重点支流的排序为:皇甫川、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孤山川、无定河、延河和清涧河;根据各...
关键词:粗泥沙 集中来源区 重点支流 黄河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确定被引量:2
《中国水土保持》2006年第9期14-17,共4页林银平 徐建华 李玉山 李雪梅 
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专项[黄规计(2004)197号]
利用d≥0.10 mm的粗泥沙输沙模数≥1 400 t/(km2.a)的指标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中界定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面积为1.88万km2,该面积占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面积的23.9%,年产沙量为4.08亿t,占多沙粗沙区年产沙总量的34.5%,产生d≥0.05 mm和d...
关键词:粗泥沙 集中来源区 面积 黄河中游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粗泥沙输沙模数区域分布及产沙量分析被引量:3
《中国水土保持》2006年第9期5-7,共3页李雪梅 宋瑞鹏 仝春莲 林银平 
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专项[黄规计(2004)197号]
通过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中d≥0.05 mm和d≥0.10 mm不同粗泥沙年输沙模数级的区域分布及产沙量的分析,得出d≥0.05 mm粗泥沙年输沙模数大于等于2 500、5 000和10 000 t/km2的粗泥沙来源区面积分别为5.82万、1.97万和0.22万km2,对应区...
关键词:多沙粗沙区 粗泥沙 输沙模数 产沙量 黄河中游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研究中粗泥沙界限的确定被引量:2
《中国水土保持》2006年第8期19-21,共3页徐建华 高亚军 陈志凌 
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专项[黄规计(2004)197号]
针对黄河粗泥沙界限问题,介绍了粗泥沙界限0.05 mm的由来,利用下游河床质钻孔资料分不同时段研究主槽淤积物粒径组成,利用输沙率平衡法计算下游河道不同时段的区间淤积比和排沙比,利用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下游河床质淤积物钻孔资料分析...
关键词:粗泥沙 界限 集中来源区 黄河中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