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06022)

作品数:8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荆国华周作明黎理郑娜孙亮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环境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环境工程学报》《四川环境》更多>>
相关主题:FE烟气脱氮EDTANO还原菌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超声波/铁-炭微电解协同降解苯酚被引量:16
《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1042-1048,共7页董梅霞 荆国华 李艳 周作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70602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D0710019)~~
采用超声波/铁-炭微电解联用体系,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苯酚溶液初始pH值、初始浓度、铁屑与活性炭投加量等因素对联用体系降解苯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范围内,苯酚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和溶液初始pH值的增加而降低,随铁屑与活...
关键词:超声波 铁-炭微电解 苯酚 协同效应 动力学 
Fe^(2+)(EDTA)-NO还原菌的固定化条件优化及还原性能被引量:3
《化工进展》2009年第5期869-873,共5页荆国华 孙亮 周作明 郑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0602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D0610013)资助项目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驯化得到的优势还原菌,用于还原BioDeNOx工艺中吸收NO后形成的Fe2+(EDTA)-NO。最佳包埋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4%,菌体质量浓度200mg/L,CaCl2质量浓度2%,包埋时间16h。此条件下制备的小球还原性能好,但机械强度不高,...
关键词:NOx 固定化微生物 Fe2+(EDTA)-NO 还原菌 
络合吸收结合生物还原法脱除NO_x研究进展被引量:1
《化工进展》2009年第4期692-697,共6页周作明 孙亮 荆国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0602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D0610013)资助项目
络合吸收结合生物还原法(BioDeNOx)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烟气脱氮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法脱除NOx的原理,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该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亚铁螯合剂对NO的吸收、络合吸收剂的生物再生、工艺过程及其改进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
关键词:氮氧化物 络合吸收 生物还原 烟气脱氮 
臭氧氧化及其他强化技术协同降解聚乙烯醇被引量:19
《环境工程学报》2008年第12期1594-1598,共5页荆国华 周作明 李艳 董梅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70602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0610013);国务院侨办基金资助项目(06QZR09)
采用O3氧化降解水中聚乙烯醇(PVA),考察了O3氧化的影响因素及与其他强化技术协同下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经12 min处理,O3/超声波、O3/紫外光协同作用下PVA降解率较直接O3氧化的63.2%有显著提高,表现出了良好的协同效应。通过比较酸性...
关键词:聚乙烯醇 臭氧氧化 协同降解 羟基自由基 
Fe^(3+)(NTA)还原菌的固定化小球制备及还原特性被引量:3
《环境工程学报》2008年第10期1383-1388,共6页荆国华 黎理 周作明 孙亮 郑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70602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项目(D0610013);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2005J027)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驯化得到的优势铁还原菌,用于还原络合吸收法脱除NOx过程中形成的中间副产物Fe3+(NTA)。结果表明,最佳包埋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4%,菌体质量浓度0.2%,CaC l2质量浓度3%,此条件下制备的小球还原性能好,在微生物用量为2...
关键词:烟气脱氮 固定化 生物还原 海藻酸钠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气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四川环境》2008年第2期85-88,共4页黎理 荆国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70602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项目(D0610013);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2005J027)
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和载体选择,综述了国内外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各种废气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固定化技术 微生物 废气处理 
Fe^Ⅱ(EDTA)溶液吸收NO的传质反应动力学被引量:6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49-51,共3页荆国华 黎理 郑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70602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0610013);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2005J027);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04BS311)
在双驱动磁力搅拌釜内,探讨FeⅡ(EDTA)溶液吸收NO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6.0,温度为50℃的实验条件下,FeⅡ(EDTA)溶液吸收NO气体为快速拟一级反应,所得到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2=1.41×108L.(mol.s)-1.实验增强因子与吸收...
关键词:Fe^Ⅱ(EDTA) NO 传质反应动力学 双搅拌釜 
烟气脱氮体系中Fe^Ⅱ(NTA)的氧化分析被引量:2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周作明 黎理 魏艳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70602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0610013);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2005J027);国务院侨办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6QZR09)
在填料吸收塔中,考察O2的体积分数、温度和pH值等对Fe^Ⅱ(NTA)氧化的影响,并与Fe^Ⅱ(EDTA)的氧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的Fe^Ⅱ(NTA)浓度范围(0-10mmol·L^-1),氧化过程对Fe^Ⅱ(NTA)浓度和O2的体积分数均为一级...
关键词:Fe^Ⅱ(NTA) 烟气脱氮 络合吸收 氧化动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