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2011091)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薇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短篇小说(原创版)》《芒种(下半月)》更多>>
相关主题:杂糅非洲裔美国人二元对立后殖民美国印第安人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后殖民视域下的希尔科作品解读:以《死者年鉴》为例被引量:1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第04X期61-62,共2页宋薇 
2012年大连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青年项目“后殖民视域下的莱斯利·希尔科作品杂糅特征研究”(项目编号:2012XJQN35);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w2011091);大连外国语学院第四批重点课程阶段性成果
霍米·芭芭在《献身理论》中把"杂糅性"表述为"文化差异"的概念,他认为在一个主流社会中,存在着一个占统治地位的身份,同时又必然存在着另一个被压迫、被边缘化的身份。后者与统治的身份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它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特位置和身...
关键词:后殖民 作品解读 希尔 神话故事 典仪 非洲裔美国人 美国白人 美国印第安人 杰罗 二元对立 
莱斯利·希尔科作品中杂糅的人物形象
《芒种(下半月)》2014年第3期149-150,共2页宋薇 
2012年大连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青年项目“后殖民视域下的莱斯利·希尔科作品杂糅特征研究”(项目编号:2012XJQN35);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w2011091);大连外国语学院第四批重点课程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种族身份、种族文化以及种族群体本身的产生与重建都是本地的社会符号体系与移民的社会符号体系相互混杂结合的结果。无论是什么样的设计或内容,它都是通过重建的过程使种族部落强大并重构自身。"(Nagel,10)拉古纳普纬布洛族...
关键词:人物形象 希尔 杂糅 作品 种族身份 符号体系 种族文化 相互适应 
莱斯利·希尔科作品中的主题杂糅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第01X期13-14,共2页宋薇 
2012年大连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青年项目“后殖民视域下的莱斯利·希尔科作品杂糅特征研究”(项目编号:2012XJQN35);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w2011091);大连外国语学院第四批重点课程阶段性成果
美国著名印第安裔女作家莱斯利·马蒙·希尔科是"印第安文艺复兴"的领军人物之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妙的叙事技巧使她的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美国印第安话语一直呈现出两种声音:一是抵抗主流话语的压迫;二是建立自己的权威和话...
关键词:莱斯利 美国印第安 希尔 马蒙 叙事技巧 主流话语 典仪 文学传统 小说情节 人类的命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