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9B13)

作品数:7被引量:7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蒋协远李庭王满宜查晔军公茂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国际骨科学杂志》《中国骨伤》《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更多>>
相关主题:骨折骨折固定术肱骨远端创伤PILON骨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玉树地震骨折伤员的伤情分析被引量:1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年第6期486-489,共4页李庭 蒋协远 陈辉 杨征 汪晓泊 王满宜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9B13)
目的分析玉树地震所致骨折伤员的伤情特点,为合理调配、使用医疗资源,更好实施地震灾区的医疗救援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4月14至21日收治的582例玉树地震骨折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性别、年龄、民族构成,伤情分布,以及骨折...
关键词:地震 创伤和损伤 骨折 玉树 
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选择被引量:15
《中国骨伤》2012年第9期773-778,共6页查晔军 蒋协远 公茂琪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编号:2009B13)~~
老年患者肱骨远端骨折常因骨质疏松而致关节面严重粉碎,治疗十分困难。由于全肘关节置换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对于活动量较大的成年人,内固定仍是主要的选择,但是对于老年患者,究竟应该选择内固定还是进行全肘关节置换,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
关键词:肱骨骨折 老年人 骨质疏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折固定术  
威利坦消除四肢骨折后早期肿胀疗效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年第3期198-200,共3页公茂琪 查晔军 蒋协远 李庭 何大炜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9B13)
目的对照研究威利坦(venostan)在消除四肢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将200例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给予威利坦片剂口服结合冷疗、肢体抬高等常规物理疗法...
关键词:骨折 创伤 肢体肿胀 威利坦 
后外侧入路治疗后方Pilon骨折被引量:28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4期16-19,共4页张健 王满宜 龚晓峰 蒋协远 李庭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编号2009B13)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后方Pilon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期间,使用后外侧入路治疗14例后方Pilon骨折,均涉及胫骨远端关节面超过20%,其中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41·3岁。结果平均随访14·5...
关键词:骨折 治疗结果 
下尺桡脱位合并桡骨头脱位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6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3期23-26,共4页李庭 蒋协远 刘亚波 查晔军 王满宜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编号2009B13)
目的探讨下尺桡脱位合并桡骨头脱位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报道的2个典型病例,一例是下尺桡背侧脱位同时合并桡骨头后脱位,另一例是下尺桡掌侧脱位合并桡骨头前脱位,均不合并尺桡骨干的骨折。用单纯桡骨头脱位或下尺桡脱位的机制不能...
关键词:骨间膜 前臂 脱位 
肱骨髁间骨折的内固定选择被引量:12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3期62-65,共4页杨明辉 李庭 蒋协远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9B13)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的严重损伤,治疗的目标是关节面解剖复位、骨折坚强固定、早期功能活动。由于肘关节复杂的解剖形态、用于放置内固定的空间狭小、骨折常常存在粉碎或骨质疏松,使得其治疗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内外侧柱双钢板是肱骨髁...
关键词:肱骨远端 骨折 内固定 
肱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的初步应用被引量:5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年第6期509-512,共4页张权 李庭 蒋协远 王满宜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9B13)
目的 评价新型肱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DHP)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使用DHP治疗且获得随访的肱骨远端骨折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14~65岁,平均40.2岁;左侧13例,右侧9例.骨折按照AO分型:A型1例;B型6例;C1型2...
关键词:肱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钢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