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254)

作品数:12被引量:22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懿梅赵彤闫浩蒋跃利安韶山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环境科学研究》《水土保持通报》《中国环境科学》《生态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高通量测序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土壤真菌土壤细菌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氮素组成及其转化酶活的影响被引量:16
《环境科学》2019年第8期3825-3832,共8页高涵 肖礼 牛丹 倪银霞 黄懿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254);中国科学院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61461KYSB20170013)
以宁夏南部山区柠条、山桃、苜蓿和长芒草这4种植被为研究对象,玉米(农地)为对照,测定土壤中7种氮素的含量及2种氮素转化相关酶的活性,通过冗余分析方法探究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氮素及其转化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玉米地相比,长芒草...
关键词:冗余分析 退耕还林还草 氮组分 酶活性 宁南山区 
宁南山区人工林草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被引量:39
《中国环境科学》2018年第4期1449-1458,共10页张树萌 黄懿梅 倪银霞 钟祺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01254);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501045)
以宁南山区天然草地(长芒草(Stipa bungeana Trin))为参照,选取2种典型人工恢复植被:人工草地(苜蓿(Medicago sativa))和人工林地(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的表层土壤(0-20cm)为研究对象,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真菌...
关键词:植被类型 高通量测序 土壤真菌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6
《环境科学》2018年第4期1824-1832,共9页陈孟立 曾全超 黄懿梅 倪银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254);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45)
为了探究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本文以宁南山区玉米农地为对照,人工柠条地和天然草地为退耕还林还草的处理,利用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Mi Seq对土壤细菌的16S rRNA 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研究3种植被下...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还草 土壤细菌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技术 
土壤真菌组成对黄土高原梯田种植类型的响应被引量:23
《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第8期3151-3158,共8页肖礼 黄懿梅 赵俊峰 周俊英 郭泽慧 刘洋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5010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01254)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堡子沟流域的3种种植类型(玉米、苹果、苹果与土豆间作)梯田的土壤真菌为对象,运用Illumina H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表层土壤(0~20cm)中真菌r RNA基因的ITS1可变区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真菌的...
关键词:梯田 种植类型 高通量测序 土壤真菌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宁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对土壤细菌的影响被引量:3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6年第4期19-26,共8页赵彤 黄懿梅 温鹏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1101254)
植被恢复能够提升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质量,并对土壤细菌产生明显影响。本研究以宁南山区四种不同植被恢复样地(柠条地、苜蓿地、山桃地、撂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细菌对其响应。结果表明,四种样地共得到1...
关键词:宁南山区 植被恢复 土壤细菌 厚壁菌门 高通量测序 
不同退耕还草方式下宁夏南部山区土壤氮素转化速率与微生物变化的耦合关系被引量:5
《环境科学研究》2015年第10期1586-1595,共10页牛丹 黄懿梅 倪银霞 赵彤 蒋跃利 闫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25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QN2011020)
为了明确不同退耕还草方式下土壤养分转化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以宁夏南部山区(下称宁南山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撂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PVC顶盖埋管法对3种类型草地土壤中氮素的净转化速率、微生物区系和氮素微生物生理群进行了...
关键词:氮素微生物生理群 天然草地 人工草地 撂荒地 微生物区系 原位矿化 
宁南山区林地土壤原位矿化过程中碳氮转化耦合特征被引量:9
《环境科学》2015年第9期3401-3410,共10页倪银霞 黄懿梅 牛丹 赵彤 闫浩 蒋跃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254)
为了解宁南山区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之一——人工林地土壤碳氮转化的特征以及二者的关系,运用PVC顶盖埋管法进行1 a的原位矿化培养实验,每隔2个月采样,研究柠条、山桃、山杏林地中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氮、无机...
关键词:碳氮变化 人工林地 原位培养 碳氮耦合 线性回归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被引量:23
《生态学报》2015年第9期2917-2925,共9页薛志婧 马露莎 安韶山 王万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26,4110125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资助
通过对上黄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14个样点的采样分析,结合地统计学原理对小流域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变异程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除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变异程度较弱外,其余两层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并呈现东部天然...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碳储量 土地利用方式 半方差函数模型 
宁南山区两种灌木林土壤矿化过程中PLFA指纹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10
《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第8期2111-2120,共10页闫浩 黄懿梅 蒋跃利 赵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101254,4117122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专项(No.QN2011020);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K318009902-1321)~~
研究土壤矿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对深入理解土壤中物质转化和养分迁移机理、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宁南山区典型的两种人工灌木林-柠条和山桃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VC顶盖埋管法进行1年的原位矿化实...
关键词:灌木类型 土壤矿化原位培养 磷脂脂肪酸 季节变化 宁南山区 
宁南山区不同草地土壤原位矿化过程中氮素的变化特征被引量:9
《环境科学》2014年第6期2365-2373,共9页蒋跃利 赵彤 闫浩 黄懿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25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QN2011020);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K318009902-1321)
用顶盖埋管法对宁南山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自然恢复草地中有机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和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在原位培养中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
关键词:顶盖埋管法 草地土壤 氮形态 氮素矿化 宁南山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