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HB11WX002)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马琳萍朱铁梅更多>>
相关机构:石家庄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论坛》《河北学刊》《大舞台》更多>>
相关主题:个案元杂剧八股文《香囊记》明代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从“代言”看明代戏曲创作对八股文的借鉴——以《香囊记》的“二重代言”为个案被引量:2
《河北学刊》2015年第2期100-103,共4页马琳萍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元杂剧历史传播与文化再生研究>(HB11WX002)
"代言"是戏曲与八股文共有的基本文体特征。在人物塑造上,以《香囊记》为代表的八股化明传奇对八股文的借鉴体现在"二重代言"上,即代言主体通过演员为剧中人物和经史中的圣贤两个对象立言。代圣贤立言,即是借八股文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
关键词:代言 二重代言 《香囊记》 八股文 
近百年河北元杂剧传播研究综论
《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3期223-228,共6页马琳萍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元杂剧历史传播与文化再生研究>。项目编号:HB11WX002
河北元杂剧在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运用传播学理论研究其历史传播是目前曲学界研究的一大亮点。本文针对近百年河北元杂剧传播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整理及述评,对其当前动态及研究趋势进行预测,为推进其深入发展提供文献资料及对策支持。
关键词:河北元杂剧 传播 研究综论 
元杂剧文化再生“印象”模式浅论——以京剧《印象墙头马上》为个案
《大舞台》2013年第1期6-7,共2页马琳萍 朱铁梅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元杂剧历史传播与文化再生研究>(HB11WX002)
"印象"是京剧"印象《墙头马上》"与其他"墙剧"改编本的最大差别。在与原作的关系上,遗貌取神,是一种印象式改编,在艺术表现上,追求感性、情绪、氛围等印象式表达,元杂剧文化再生中"印象"模式的基本特点在此剧中得到充分而近乎完美的表现。
关键词:印象《墙头马上》 印象 印象再生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