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810013)

作品数:11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邬思源冯国芳龚少情崔丽莹舒景林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网络监督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公共政策文化论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网络监督主体权利的法律规制与保护被引量:2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95-100,共6页邬思源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09YJA810013)"网络监督问题"
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兴的监督形式,已经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但在实践中网络主体在言论自由、行使监督权利的同时遭遇法律困境。需要从法律上承认网络监督的权利,建立对网络舆论监督主体权利保护的...
关键词:网络监督 政治权利 立法原则 法律保护 
网络监督文化论析被引量:3
《求实》2012年第12期79-83,共5页邬思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网络先进文化建设的机制研究"(11BKS038);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网络监督问题"(09YJA810013)
网络监督文化是支配、引导和规范网络监督实践的一系列价值观、理念和态度等。其特征体现在:主体的广泛性、载体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与透明性以及文化的多元性。它能支持政治体系、促进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以及提升人的发展。一...
关键词:网络社会 网络监督文化 功能 内涵 
当代中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科学开发被引量:1
《学术论坛》2012年第12期42-46,共5页冯国芳 邬思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监督问题研究"(09YJA810013)
当代中国网络经济环境出现的追求最大化利益现象,网络精神环境产生的精神污染现象,网络制度环境形成的脱离约束现象,原因在于网络环境影响着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发生,在于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要形成科学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当代中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科学开发 
公众对网络监督的认知及其启示——基于一项上海市的问卷调查被引量:1
《廉政文化研究》2012年第2期44-50,共7页邬思源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09YJA810013)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网络监督的作用有了较为一致的认同,但对当前网络监督的现状并不满意;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广泛性与积极性不够,存在网络监督冷漠现象;一些领导干部对网络监督的宽容心态还不够;多数受访者对网络监督寄予期待,并对实名...
关键词:网络监督 问卷调查 思路对策 
论网络监督与数字鸿沟被引量: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89-92,共4页邬思源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网络监督问题>(09YJA810013)阶段性成果
当前,网络监督或者网络反腐存在着数字鸿沟现象,影响了网络监督参与的广泛性和网络民意的公平性与公正性。缩小数字鸿沟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网络监督权利,维护民意及网络民意的全面与完整性,有利于培育公民的网络监督意识。中西部的基础设...
关键词:网络监督 数字鸿沟 影响 对策 
网络监督的作用与功能被引量:5
《廉政文化研究》2011年第4期53-58,共6页邬思源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09YJA810013)
网络监督正在成为推动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进步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难以替代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监督形成的舆论压力影响公共决策,促使公共政策反映和实现民意;网络监督打破了信息垄断,促使...
关键词:网络监督 公共政策 反腐倡廉 
论胡锦涛的政治监督思想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1年第6期33-35,共3页邬思源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初期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及其实践经验研究>(课题号:10BDJ015)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网络监督问题>(09YJA810013)部分成果
胡锦涛在政治监督方面作出了许多精辟论述,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理论体系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理论思维的开放与包容性和旗帜鲜明的人民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胡锦涛 政治监督 理论创新 思想体系 
论胡锦涛的党内监督思想被引量:2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73-77,共5页邬思源 
2010年度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系列课题<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研究:以网络监督为视角>(课题号:2010XAB00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网络监督问题>(09YJA810013)部分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党内监督,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党内监督思想。主要体现在:强调加强党内监督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是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障;提出要加强党内监督的制度化...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 胡锦涛 党内监督 思想 
党员主体地位的缺失与前苏联共产党的衰落被引量:1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6期56-58,共3页龚少情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网络监督问题研究>(课题号09YJA810013);2009年上海市党校系统立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党员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其持续执政、永葆生机的重要关键。前苏联共产党之所以走向衰朽,与广大党员主体地位的缺失是分不开的。前苏联共产党党内权力高度集中,党员权利毫无保障,广大党员处于组织的边缘地位、客...
关键词:党员主体地位 苏联共产党 政党衰朽 
论胡锦涛的人大监督思想
《学术论坛》2010年第3期36-39,共4页邬思源 舒景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监督问题"(09YJA810013)阶段性成果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重视人大监督,作出了一系列关于人大监督的重要论述,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人大监督思想。主要体现在:强调人大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 胡锦涛 人大监督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