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820009)

作品数:18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胜强张敏陈子远陈晓枫高骁宇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领导科学》《环球法律评论》《西部法学评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宪法变迁文化基因立宪主义析论权利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国家建设与传统集权方式之间的张力——“袁氏当国”时期央地财权关系析论
《求索》2016年第7期177-183,共7页张敏 
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YJC820009)
央地财权关系的明晰是现代国家建设的核心问题。清末新政时期,为解决财权下移问题,实现央地关系再调整,清廷进行了一系列财政集权的努力,但随着统治崩溃而终止。民国肇基后,中央政府继续财政集权的事业。"袁氏当国"时期,中央政府为央地...
关键词:央地财权关系 现代国家建设 集权 袁世凯 
身体的革命与权利的表达——由《贵州不缠足会条约》谈起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6年第6期55-59,共5页张敏 
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YJC820009)
缠足是我国千年陋习,清末民初维新派发起了不缠足运动,其影响波及远离京城的贵州。不缠足运动的开展体现了身体的革命,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贵州不缠足会条约》体现了国民人权意识的觉醒,对其考察表明:不缠足运动不仅是民权的表达,...
关键词:《贵州不缠足会条约》 革命 民权 国权 
网络传播的困境与协商民主的规制——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的评述与思考被引量:4
《领导科学》2015年第10Z期11-13,共3页张敏 
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宪法变迁与中央政府变革:历史与未来"(项目编号:12YJC820009)的阶段性成果
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对网络时代多元信息的价值及网络管制的限度进行了审慎反思,指出网络时代大众对信息的强大过滤、筛选能力引起网络民主的困境,即一元信息使大众走向非理性的民粹主义,主张通过协商民...
关键词:网络传播 困境 政府管制 民粹主义 协商民主 
文本、价值与实践:宪法权威的来源与确立析论被引量:1
《理论导刊》2015年第9期49-53,共5页张敏 
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宪法变迁与中央政府变革:历史与未来"(12YJC820009);2012年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重大科研创新项目
宪法权威的确立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也是中国宪法得以真正有效实施的基础和根本所在。宪法权威来源于:宪法文本上的最高法律效力;宪法价值的理性与正义;宪法在实践上适应社会发展,关注公民生活。宪法权威的确立之道在于:完善宪法...
关键词:宪法权威 宪法实施 文本 价值 实践 
论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设置的科学性——以《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为例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45-49,共5页张敏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YJC820009);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3B057)
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是可量化的考核指标,用以衡量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其科学性决定了可行性,体现为设置主体和内容的科学性。设置主体应结合专家理性和大众民主,包括法学专家、政府、公众三方,凸显政府治理的多元化。设置内容的科学...
关键词:法治政府 指标体系 设置 河南省 科学性 
新闻评论监督司法的权利与限度
《中国出版》2015年第3期30-33,共4页张敏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宪法变迁与中央政府变革:历史与未来"(12YJC820009)的研究成果
司法权需要得到监督,新闻评论监督司法符合宪法理念且有宪法依据,新闻评论监督司法的宪法依据是表达自由权和监督权,新闻评论是监督司法的重要"社会公器",新闻评论监督司法具有推动司法接近正义的积极作用。新闻评论一旦偏离客观立场,...
关键词:新闻评论 监督司法 权利 限度 
何以会有百家争鸣
《初中生学习(低)》2015年第1期30-31,共2页王卫恒 
"百家争鸣"的局面初见于春秋末年,兴盛于战国,是指当时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本文拟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作一个全面分析,以期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是经济基础的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必然反...
关键词:百家争鸣 意识形态领域 春秋末年 知识分子 经济基础 历史条件 合力作用 生产技术 
“传统”与“现代”之间:晚清政治现代化的启动契机、历程与遗产
《求索》2014年第6期28-33,共6页陈胜强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宪法变迁与中央政府变革:历史与未来"(12YJC820009)
清承明制,确立了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以一元主义为价值依归。晚清以降,坚船利炮忽至,西宪西法东渐,中国被卷入了政治现代化浪潮之中。面临异质文化的入侵,中国文化开始发挥其适应性,清末新政及立宪活动即是对鸦片战争以来...
关键词:官僚政治 政治现代化 中央政府变革 君主立宪制 文化 变迁 
政治决断掩盖了“权力决断”——民元以来立宪的文化分析被引量:1
《法学评论》2014年第4期185-192,共8页陈胜强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宪法变迁与中央政府变革:历史与未来"(12YJC820009)的结项成果
立宪主义强调宪法是政治运行的权原,政治运行须获得宪法的授权。政治决断论的制宪权理论认可人民(民族)的制宪权主体地位,并预设人民可凭藉其政治意志对自身存在类型和形式作出决断,从而制定宪法。然立宪主义国家主权所属与所在的分离...
关键词:政治决断 “权力决断” 制宪权 民国立宪 文化分析 
社会权实现的困境及出路——以正义为视角被引量:8
《河北法学》2014年第1期169-175,共7页张敏 
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宪法变迁与中央政府变革:历史与未来>(12YJC820009)
以正义为视角,分析社会权实现的困境:与自由权悖反;非法定权利,易被行政机关侵犯;不可司法性,无法达至正义。指出克服困境的出路:确认产权制度基础上的社会立法;社会权法定化,强调政府最低核心义务的履行;肯定社会权的可司法性,强调司...
关键词:社会权 正义 实现 困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