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50039)

作品数:5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逍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三峡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畲族经济转型崇拜夫人文化认同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畲族经济转型被引量:2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9,共9页王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民公社时期畲汉农民社会生活比较研究"(12BMZ022);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畲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10YJA850039)
从畲村田野调查与畲族相关文献资料彼此观照和相互印证这一历史人类学视角来看,畲族乡村经济转型的方向只能是依托畲区现有资源禀赋、改造传统农业,其转型契机则是有效整合区域优势资源,从而逐渐实现畲村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特色产...
关键词:畲族乡村 经济转型 资源禀赋 传统农业改造 传统与现代整合 
浙南培头村钟姓畲族的文化诉求与历史抗争被引量:3
《三峡论坛》2014年第1期42-47,58,共7页王逍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畲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0YJA85003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民公社时期畲汉农民社会生活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2BMZ022)
本文通过浙南培头村钟正芳百折不挠争畲民科考权、钟姓畲族世代坚守耕读传家风尚、钟德彰不辞辛劳创办培头小学等锲而不舍的文化诉求与历史抗争,分析该村钟姓畲族是如何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边缘化人群转向地方文化精英宗族的。该案例对今...
关键词:培头村 钟姓畲族 文化诉求 历史抗争 
畲族历史迁徙与文化认同理性——以景宁鹤溪镇“六保”畲族村落汤夫人崇拜为例被引量:6
《民俗研究》2012年第3期95-105,共11页王逍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畲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编号:10YJA850039)阶段性成果
在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六保"畲族村,畲民通过选择、失忆、补充、建构等方式,对当地汉族的汤夫人信仰予以采借和再编码,进行自我文化认同重构和社区文化整合。显然,在畲族漫长的历史迁徙和不可避免的畲汉文化涵化中,作为弱势族群和...
关键词:畲族 迁徙 文化认同 “六保” 汤夫人崇拜 
畲村经济转型制度性措施分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55-60,共6页王逍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0YJA850039)
畲村经济因结构性差异而明显滞后于当地汉族。为加速畲村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产业化农业的经济转型,最终缩小畲汉发展差距,畲区政府有必要采取如下几个相互协同的措施予以制度性支持:首先是政府职能的合理配置与有效运作;其次是农业...
关键词:畲村 经济转型 职能配置 资源开发 科技推广 风险防御 
畲村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完善与创新——基于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寺等畲族村落的调查被引量:5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75-81,共7页王逍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七批面上资助项目"畲族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研究"(20100470645);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畲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10YJA850039)
基于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区惠明寺等畲族村落的田野调查与相关文献资料的相互观照,认为加快畲村农业产业化进程、缩小畲汉发展差距的关键,应从三个方面对畲村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予以完善和创新:其一,发挥畲区政府职能优势,完善"公司+农...
关键词:畲村 农业产业化 组织模式 基层传统正式组织 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