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84)

作品数:6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泽建边淑华刘建强熊丛博张永强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科学》《应用海洋学学报》《海洋学报》《海洋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数值模拟FVCOMM2分潮傅里叶分析海洋水文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不同悬沙组分对潮流的响应关系研究被引量:1
《海洋科学进展》2020年第1期103-112,共10页朱子晨 胡泽建 刘建强 张莞君 张永强 黄炳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粉砂海岸典型剖面极端海况泥沙运动观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41276084)。
通过建立一维水深平均悬沙模型,对典型潮流控制的海湾内不同悬沙组分对潮流的响应关系进行了研究。模型以泥沙的水平输运、再悬浮和沉降为主要物理过程,以M2,S2分潮及余流为主要动力因素,反演了湄洲湾支水道内粉砂、淤泥组分含量的时间...
关键词:悬浮泥沙 M2分潮 S2分潮 傅里叶分析 粒径组分 湄洲湾 
半日潮流作用下悬移质泥沙的运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海洋学报》2019年第6期37-47,共11页朱子晨 张莞君 胡泽建 刘建强 熊丛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6084)
本文通过建立一维水深平均悬沙模型,对典型潮流控制的水道内悬沙运动特征进行研究。模型以泥沙再悬浮、沉降和平流为主要物理过程,动力因素包含M_2、S_2分潮及余流,采用湄洲湾2007年8月潮位、潮流、悬沙、底质同步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验...
关键词:悬移质泥沙 三角傅里叶分析 再悬浮 M2分潮 S2分潮 余流 
石岛海域潮流通道及岬湾的泥沙动力机制研究被引量:2
《海洋科学进展》2018年第3期435-448,共14页朱子晨 胡泽建 刘建强 张永强 熊丛博 边淑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粉砂海岸典型剖面极端海况泥沙运动观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41276084)
石岛海域潮流通道的动力条件强劲,潮流通道向岸一侧的黑泥湾敞开性高,波浪作用明显,水道、岬湾底质类型包含砾石、砂、粉砂、淤泥各种类型,因而泥沙运动具有特殊性。基于FVCOM的泥沙模块,采用拟合希尔兹曲线改良模型的泥沙起动条件,同...
关键词:泥沙冲淤 波流共同作用 潮流通道 FVCOM 石岛海域 
董家口尾水排海环境影响数值预测及排放口比选研究被引量:6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7年第1期31-40,共10页林雪萍 胡泽建 张永强 朱子晨 张莞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6084)
采用二维平面潮流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董家口港区尾水排放口位置进行比选研究,预测4个拟选排污口分别在尾水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两种工况下各水质污染因子的环境影响范围,并结合水深、动力条件等因素最终选定最优排污口.结果表明:研究海区...
关键词:海洋水文学 数值模拟 污水排海工程 排污口 环境影响 
黄河口挑河河口悬沙分布与输移特征研究被引量:1
《海洋科学》2015年第12期143-149,共7页权永峥 边淑华 刘建强 冯秀丽 王景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6084)
基于实测资料对黄河废弃河道挑河河口段的悬沙分布及输移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挑河河口段悬沙浓度与潮流流速正相关,风浪作用则导致悬沙质量浓度大大提高;在空间尺度上悬沙浓度呈河口高、河道上游低的特点;挑河河口附近,涨潮流输...
关键词:挑河 悬沙分布特征 单宽输沙率 风浪作用 
湄洲湾温排水海区水温垂向不均匀特征的数值模拟与观测研究被引量:4
《海洋科学进展》2014年第2期230-238,共9页朱子晨 胡泽建 张永强 迟万清 刘建强 边淑华 熊丛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粉砂海岸典型剖面极端海况泥沙运动观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4127608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莱州湾风暴潮过程增水;波浪;风暴潮流数值研究及成灾机制分析(GY2012G21)
基于三维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海岸与海洋模型(FVCOM),模拟了湄洲湾受某电厂温排水影响海区的温度场分布与变化特征,并结合5个站位连续24h同步海流、温度观测资料,对该海区温度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区不同区域在不同潮时下,温度...
关键词:湄洲湾 三维数值模拟 温排水 FVCOM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