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K34025)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有奎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求实》《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月刊》更多>>
相关主题:以物为本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人为本人类中心主义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意蕴被引量:1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6,共6页张有奎 
福建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课题(K34025)
历史客观主义的根本失误在于,片面强调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而忽视个体的独特价值和活动目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乃是否认外在于人的抽象历史规律的独立存在,主张本真的历史就是现实个人的目的性活动过程,人的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
关键词:历史客观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人学 
人·人的解放·自由时间——关于十七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人文思考
《理论月刊》2007年第12期15-17,共3页张有奎 
福建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课题"历史唯物主义与和谐社会的‘人文向度’"(编号:K3402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意蕴在于,要求尊重人的个性和价值,坚持执政为民的群众路线,倡导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从"物"到"人"的价值转换,走向人的解放。人的解放指的是人从自然的解放和人从异己的社会关系的解放,实质内容是人的...
关键词:“物” 人的解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自由时间 
克服“以人为本”的五个误区被引量:2
《求实》2007年第12期44-46,共3页张有奎 
福建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课题(编号:K34025)成果之一
目前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解存在五个需要克服的误区:一是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个人为本",主张个人至上主义;二是把"人本"和"物本"对立起来,认为追求人的价值必然否定物的价值和追求,没有看到"人"和"物"的统一性;三是混淆抽象人道主义与...
关键词:以人为本 以个人为本 抽象人道主义 以物为本 以民为本 人类中心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