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LJ011)

作品数:3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殊洋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岭南学刊》《社会科学战线》更多>>
相关主题:就业就业模型菲利普斯曲线通胀超额剩余价值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论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被引量:1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90-93,共4页朱殊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马克思再生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编号:06BLJ01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马克思再生产框架下的经济结构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编号:GD10CYJ14)
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重大论题。认为先进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只能来自于落后的企业,或者认为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等观点都不恰当,没有厘清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超额剩余价值不仅来自于个别企...
关键词:超额剩余价值 非均衡 劳动生产率 
就业与通胀关系的揭示——基于对马克思均衡思想的考察被引量:2
《岭南学刊》2009年第4期73-77,共5页朱殊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社会再生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编号:06BLJ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以马克思均衡为基础建立一个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该曲线表明,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就业资本弹性、收入资本弹性、物价收入弹性这三者之间关系。在就业资本弹性大于收入资本弹性与物价收入弹性之积时,通货膨胀率与就业增长率正相关;否则,负相关。
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 马克思均衡 稳定 
马克思就业模型的分析及就业策略的选择被引量:4
《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74-84,共11页朱殊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LJ011)
文章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以就业增长率作为状态变量建立了一个马克思就业模型,进而分析了在各种参数下就业增长率的稳定性问题,特别是分析了就业参数对就业增长率的影响,给出就业增长的路径。文章指出,马克思就业系统存在多重均衡,在这...
关键词:马克思 就业 扩大再生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