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5BA327C)

作品数:7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许云华赵显鹏原思聪武宏牛立斌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热加工工艺》《铸造技术》《铸造》更多>>
相关主题:双金属复合管显微硬度铸铁耐磨性原位反应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钒丝与铸铁原位合成V_8C_7的研究
《热加工工艺》2010年第4期78-80,88,共4页叶芳霞 赵显鹏 许云华 牛立斌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5BA327C)
以钒丝和铸铁为原料,采用铸造和热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方法,使钒丝与铸铁中的碳原子反应,原位合成了V8C7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对复合区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及分析、显微硬度测量、耐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生成的V8C7颗粒均匀分布于铁基体中...
关键词:原位合成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耐磨性 
钛丝与铸铁原位反应组织及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铸造技术》2009年第6期745-747,共3页赵显鹏 许云华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05BA327C)
试验研究钛丝与铸铁原位反应制备复合材料。采用氩气保护、1138℃进行2h的等温处理并炉冷,对复合区进行显微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量、耐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埋入铸铁内的钛丝反应生成了TiC增强相,复合区硬度较基体有了显著的提高;相...
关键词:原位反应 TiC/铸铁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耐磨性 
铸铁与钛丝原位反应的研究被引量:5
《热加工工艺》2008年第24期8-10,共3页赵显鹏 许云华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5BA327C)
采用1138℃下保温2h方法,让提前置于铸铁中的钛丝与周围碳原子原位反应生成TiC增强铸铁复合材料,对复合区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显微硬度测量、耐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区硬度最高达3182HV0.05,平均硬度是基体的12~15倍。复合材...
关键词:铸铁 TIC 显微硬度 耐磨性 
长流槽离心浇注双金属复合管被引量:4
《铸造》2008年第8期847-848,853,共3页武宏 原思聪 许云华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5BA327C)
介绍了长流槽离心浇注技术制作内衬高铬铸铁复合管的生产工艺及其主要参数的选择。该工艺可实现双金属复合管的加长、减薄复合,壁厚均匀,双金属复合管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能可极大提高。
关键词:长流槽 离心浇注 双金属复合管 高铬铸铁 
双金属复合管离心机的改进设计被引量:1
《热加工工艺》2008年第13期26-27,31,共3页武宏 原思聪 许云华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5BA327C)
介绍了双金属复合管离心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主要特点,讨论了目前制备双金属复合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设计制造中改进的具体方法以及主要的工艺参数。介绍的离心机可方便地制备外径为ф108~194mm,长度为3000mm的双金属复合管。
关键词:双金属复合管 离心机 改进设计 
电磁感应熔渗法制备WC颗粒/钢基表面复合材料被引量:1
《热加工工艺》2007年第23期40-43,共4页王双成 牛立斌 许云华 刘文刚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5BA327C)
提出一种新的表面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电磁感应熔渗法。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特点,成功制备了以ZG45为基材,以WC颗粒作为增强相的钢基表面耐磨复合材料。通过光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复合层组织、组成相及WC...
关键词:电磁感应 WC 表面复合材料 两体磨料磨损 
双头离心浇铸双金属复合管工艺研究被引量:6
《热加工工艺》2007年第21期41-42,45,共3页张伟 许云华 刘伟涛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5BA327C)
介绍了托轮式离心铸造机双头浇注技术在钢管内壁复合高铬耐磨铸铁复合管这一新的生产工艺,并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出实验中需要的一些关键参数(浇铸速度,铸型转速,行车速度),制定出最佳试验方案并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离心铸造 双头浇铸技术 双金属复合材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