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1NG54)

作品数:18被引量:14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强常恩福李品荣毕波尹艾萍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西南林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西部林业科学》《科技导报》更多>>
相关主题:滇东南石漠化岩溶地区岩溶植被恢复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治理与植被恢复被引量:17
《科技导报》2009年第5期75-80,共6页谷勇 陈芳 李昆 吴昊 
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1NG54);云南省林业厅科研项目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石漠化中心地区,是中国岩溶分布最广的省区之一。岩溶面积达110875.7km2,占云南省土地面积的28.14%。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中,118个县(市、区)均有岩溶分布,且主要分布在滇东南、滇东的文山州、红河州、昭通...
关键词:石漠化 生态治理 云南省 
滇东南石漠化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地力变化初探被引量:13
《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第1期65-68,71,共5页李品荣 陈强 常恩福 尹艾萍 毕波 
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NG54)
通过对滇东南西畴县石漠化山地12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进行定点观测和地力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状有很大改善,土壤抗蚀性和储水性增强,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吸收保存养分离子能力增强。对于提高地力而言,墨西哥柏+金银花、花椒...
关键词:岩溶 石漠化 地力 退耕还林 滇东南 
滇青冈幼苗的光合和生长对不同生长光强的适应被引量:23
《广西植物》2008年第1期126-129,90,共5页曹建新 张光飞 张磊 李秀华 苏文华 
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NG54)~~
研究了3种光强(全日照的80%、20%和2%)下生长的滇青冈幼苗的光合一光强响应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3种光强生境滇青冈幼苗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差异,20%和2%生长光强下光补偿点显著低于80%生长光强。3种光强生境...
关键词:滇青冈 光合 适应 
干热河谷地区马鹿花造林模式研究被引量:3
《林业调查规划》2007年第5期122-126,共5页谷勇 文彬 邹恒芳 孙汝林 李正红 
云南省林业厅项目"红河;珠江流域不同生态环境植被恢复模式的研究";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NG54)
于1999~2001年在泸水、建水、南涧等县澜沧江、南盘江、怒江流域等海拔1 500m以下的干热河谷地区进行马鹿花不同造林方法、不同混交比例、不同造林模式试验研究,结果为直播造林株行距为1m×1.5m时的最佳播种量为4~6粒·塘^-1;最佳造...
关键词:马鹿花 造林试验 干热河谷地区 
滇东南石漠化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地力变化初探
《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第4期177-181,共5页李品荣 陈强 常恩福 尹艾萍 毕波 
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滇东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编号2001NG54)资助.
通过对滇东南西畴县石漠化山地12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进行定点观测和地力变化的分析,初步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状有很大改善,土壤抗蚀性和储水性增强,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吸收保存养分离子能力增强。对于提高地力而言,墨西哥柏+金...
关键词:岩溶 石漠化 混交模式 地力 退耕还林 滇东南 
川滇桤木的生境适应性、木材纸浆性能与林分生态效益分析被引量:10
《西部林业科学》2007年第3期16-21,共6页陈强 朱全福 李品荣 常恩福 毕波 尹艾萍 
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滇东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的研究内容之一。
川滇桤木是一个生态经济型的纸浆原料林树种,适于在亚热带地区重点发展,或与桉树混交及作桉树林退化后的替代种植树种,以实现纸浆原料林的可持续发展。川滇桤木的生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除干旱的阳坡不宜种植外,对各种立地环境都较适...
关键词:川滇桤木 生境适应性 木材纸浆性能 林分生态效益 
西南桦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群落学特征比较被引量:8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14-16,共3页李品荣 曾觉民 陈强 尹艾萍 毕波 常恩福 
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NG54)
通过样地法比较了西南桦纯林、西南桦+山桂花(Paramichelia baillonii)和西南桦+马尖相思(Acacia mangium)3个人工群落的群落学特征,并与次生林和山地雨林的群落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3个群落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次为地面芽植物;...
关键词:西南桦(Betula alnoides) 人工林 群落学特征 物种多样性 西双版纳 
滇东南岩溶地区两种地类的水土流失比较被引量:3
《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第1期281-283,286,共4页陈强 常恩福 毕波 李品荣 尹艾萍 刘永国 李玉文 
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滇东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的研究内容之一
对西畴岩溶地区坡耕地和封山育林地的水土流失测定结果表明:降雨多少和降雨强度对径流影响较大,一般降雨量多的年份或月份,产生的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也较多。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平均每年产生径流170.06t/hm2,土壤侵蚀模数为1...
关键词:岩溶 坡耕地 封山育林 水土保持 
建水石质山地两种乔灌混交模式的造林成效被引量:3
《西部林业科学》2007年第1期43-47,共5页张清 李乡旺 黄春良 
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滇东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的研究内容之一
在建水县石质山地进行了墨西哥柏+车桑子混交模式和干香柏+车桑子混交模式的造林试验。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乔灌混交模式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较高,林木的生长状况也较好。前者中墨西哥柏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为100%,车桑...
关键词:建水 石质山地 乔灌混交模式 造林成效 
石漠化地区不同豆科牧草品种与经济幼林共生性研究被引量:17
《草业科学》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段新慧 周自玮 
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滇东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验示范"(2001NG54)
对不同牧草品种与石漠化典型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共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豆科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ianica、苦刺Acacia mearnsii,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与川滇桤木Alnus ferdinandi-coburgii在前3...
关键词:石漠化地区 共生 豆科牧草 经济幼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