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9B02-01)

作品数:18被引量:12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龙泉杨立明孟令媛刘杰郝臻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地震工程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S7M地震烈度视应力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初步研究(一)被引量:11
《中国地震》2018年第2期219-233,共15页杨立明 郝臻 王建军 张淑珍 姚家俊 董蕾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数字地震技术在强震中短期预测中的应用"(2012BAK19B02-01)资助
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资料,通过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青川地震等震例的反复对比研究,初步识别出可能存在的临震微波动。其特征表现为:(1)频谱范围较宽,优势频率集中在11~16Hz,频谱形态较为整齐;(2)在震前12~14天出现,有可能被震中距...
关键词:临震微波动 优势频率11~16Hz 震源区预活动 
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初步研究(二)被引量:10
《中国地震》2018年第2期234-243,共10页杨立明 郝臻 王建军 张淑珍 姚家俊 董蕾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数字地震技术在强震中短期预测中的应用"(2012BAK19B02-01)资助
为了验证和检验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及其主要特征,利用甘、青、川、滇、藏等区域台网200余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的波形资料,建立了实时监控技术系统。通过对2012~2014年间青藏块体发生的24次5级以上地震及部分无震区域台站观测的全程实...
关键词:临震微波动 时空指标 验证 
“兰州地脉动实时跟踪技术系统”简介被引量:3
《国际地震动态》2017年第8期77-78,共2页杨立明 郝臻 王建军 张素珍 石学录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数字地震技术在强震中短期预测中的应用"(2012BAK19B02-01)资助
临震预报是地震长、中、短、临渐近式预报中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阶段,也是政府和社会公众最关注的阶段.地震预报没有取得突破的关键和瓶颈在于至今没有找到临震阶段与震源预活动、微破裂及与临震阶段相关联的活动构造预活动等有关的...
关键词:技术系统 实时跟踪 地脉动 临震预报 兰州 地震预报 社会公众 异常现象 
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前后南北地震带北段面波速度变化特征被引量:1
《地震工程学报》2016年第3期423-430,共8页严珊 杨立明 周龙泉 张辉 王芃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XH15042);甘肃省科技计划(145RJZA1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4048);"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K19B02-01)
基于南北地震带北段94个固定地震台站2013年1—9月的连续波形资料,利用背景噪声方法和层析成像技术反演该地区在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后不同时间段、两个月相同时间窗长的瑞利面波速度结构与波速演化。相速度成像结果表...
关键词:南北地震带北段 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 背景噪声 层析成像 速度结构 临潭—宕昌断裂带 波速低值异常 祁连山中段 
前震或广义前震识别的频谱偏移法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16
《中国地震》2015年第2期188-197,共10页杨立明 梅秀苹 姜佳佳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专题"数字地震技术在强震中短期预测中的应用"(2012BAK19B02-01)资助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前震或广义前震识别的频谱偏移法。其判定指标为,正常背景的中等震级地震事件频谱较宽,而具有前震或广义前震性质的中等震级地震具有频带变窄且向低频端偏移集中的特征。究其根源可能与强震前震源区...
关键词:前震或广义前震 FFT均方谱 频谱偏移法 
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对大甸子井水位潮汐因子和相位的气象影响研究被引量:5
《地震工程学报》2015年第1期255-259,共5页王玥琪 杨立明 
中国地震局"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19B02-01)
利用维尼迪柯夫潮汐调和分析方法计算内蒙古大甸子井水位原始资料和剔除气压、降雨资料后的潮汐因子和相位。结果显示,两种情况下得到的潮汐因子和相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采用维尼迪柯夫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不受降水、气...
关键词:大甸子井 水位 潮汐因子 相位 气压 降水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和2013年芦山M_S7.0地震震源特征比较分析被引量:1
《中国地震》2014年第4期604-610,共7页赵烽帆 史海霞 周志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4045);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青年项目(XH14055Y);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19B02-01)联合资助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MS7.0地震,芦山地震震中距离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震中约85km,距离其余震密集分布区约60km。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震源机制均以逆冲为主,针对二者震源特征的比较分析,对解释龙...
关键词: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动态破裂过程 视应力 
2013年巴基斯坦M_W7.7地震震源参数特征及烈度分布估计
《地震》2014年第4期12-19,共8页孟令媛 周龙泉 刘杰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19B02-01);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2014020412);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青年科技基金(QNJJPZ-YBB-1307)联合资助
2013年9月24日巴基斯坦中南部发生MW7.7地震,震中位于巴基斯坦阿瓦兰县北部69km处,发震断层为走滑断层机制,极震区烈度达到Ⅸ度以上。我们计算了巴基斯坦地震的视应力、应力降等震源参数,明确该地震为断层动态摩擦过程中的应力上调模式...
关键词:巴基斯坦Mw7.7地震 视应力 有限断层模型 模拟烈度分布 
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Benioff Strain Ratio in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after the Two Yutian M_S7.3 Earthquakes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2014年第4期475-482,共8页Yang Wen Zhou Longquan Liu Jie Cheng Jia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 for the 12~(th) "Five-year Plan" of China(2012BAK19B02-01)
In view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ectonic activity and seismicity,the strong earthquake risk in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aroused wide concern after the 2014 Yutian M_S7.3 earthquake. Using the seismic catalog of...
关键词:Two Yutian earthquakes Benioff strain ratio Seismic activity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新疆于田两次7.3级地震之后南北地震带Benioff应变比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5
《中国地震》2014年第2期219-225,共7页杨文 周龙泉 刘杰 程佳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19B02-01)资助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目录,分别计算新疆于田2008年3月21日7.3级、2014年2月12日7.3级地震前后30天南北地震带Benioff应变比。结果表明,2008年7.3级地震后1年内,后续5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Benioff应变比高值区域附近或者高、低值交界区...
关键词:两次于田地震 Benioff应变比 地震活动性 南北地震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