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825602)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秦善鲁安怀吴婧李艳朱峰更多>>
相关机构:教育部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岩石矿物学杂志》《矿物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光催化活性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FE金红石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掺Fe和V的金红石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被引量:2
《岩石矿物学杂志》2012年第3期441-446,共6页吴婧 巫翔 朱峰 张倩 秦善 李艳 鲁安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7CB825602)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掺杂Fe和(或)V的金红石型TiO2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理论模拟的结果表明,纯金红石的禁带宽度为1.98 eV;Fe掺杂金红石型TiO2的禁带宽度为2.18 eV,由Fe3d和O2p轨道杂化在禁带中间形成了两条...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计算 金红石 Fe和V共掺杂 光催化 
天然可见光催化剂闪锌矿半导体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1
《矿物学报》2012年第S1期56-57,共2页吴婧 李艳 巫翔 朱峰 秦善 鲁安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7CB825602)
天然半导体矿物闪锌矿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具有优良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它们与日光及微生物的协同催化作用已经并且正缓慢修复着地球表层被污染的环境。天然产出的闪锌矿中存在以类质同象替代Zn的Fe、Cd和Ga等,对其电子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闪锌矿半导体 电子结构 半导体矿物 天然 协同催化作用 光催化性能 电子态密度 光催化活性 微生物 地球表层 
天然闪锌矿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研究被引量:1
《矿物学报》2011年第4期647-653,共7页吴婧 李艳 秦善 鲁安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7CB825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902016)
对天然闪锌矿进行了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受热膨胀,27~675℃温度范围内其膨胀系数为25.61×10-6℃-1;随着温度的升高,在543℃时产生中间物相Zn3O(SO4)2,并分解产生红锌矿ZnO;在797℃时中间物相完全消失,同时出现...
关键词:天然闪锌矿 原位高温XRD ZNO 复合半导体 光催化活性 
热处理天然金红石的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9年第6期629-636,共8页庄伟 罗泽敏 刘迎新 吴婧 秦善 鲁安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7CB825602)
利用粉晶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对在氩气气氛中加热、退火的天然金红石样品的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样品在热处理后,晶格发生膨胀,并且在900℃和1000℃的样品中出现了钛铁矿物相。钛铁矿也是一种天然半导体矿物...
关键词:天然金红石 钛铁矿 微结构 热处理 二元复合半导体 光催化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