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JD75011-44008)

作品数:3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谭好哲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学刊》《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学术意义美学大讨论历史贡献开放性文艺理论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学术意义被引量:1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72-77,156-157,共6页谭好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文艺美学元问题与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06JJD75011-44008)
从1956年到1965年,由对朱光潜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批判而发端,中国美学界展开了一场绵延十年之久的美学大讨论。从学术史的角度审视这次美学大讨论,无论其历史贡献还是后续影响以及当代启示,均有值得深入思考和总结的价值与意义。其历史...
关键词:美学大讨论 历史贡献 后续影响 当代启示 
论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开放性特征被引量:6
《理论学刊》2008年第8期117-121,共5页谭好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文艺美学元问题与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75011-44008)的成果之一
对新时期30年来文艺理论研究的回顾和反思,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这是极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但是,当下的研讨在方法论上却存有一个突出问题——非历史主义倾向,即有意无意地忽略或忘掉了处于巨大转型中的社会本身对于文学艺术及...
关键词:新时期 文艺理论 开放性 学术气象 
从局部性理论替代到整体性范式转换——对新世纪美学研究困境与转型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7-13,共7页谭好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文艺美学元问题与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75011-44008)的成果之一。
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最大困境在于从西方近现代美学的移植和改造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美学研究范式已经不再能够适应变化了的新的审美现实,既有的美学理论逐渐失去了往日具有的解释力度和干预效能。新世纪的美学转型不能再度重复20世纪八九...
关键词:美学研究 美学研究困境 美学转型 美学 研究对象 美学基本问题 美学学科性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