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FWX018)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萍更多>>
相关机构: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河南社会科学》《学术交流》更多>>
相关主题:都市叙事女性意识上海叙事创作动机传奇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20世纪40年代“新女性”的自我认同与困惑——《十二金钗》的追问
《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118-122,共5页李萍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FWX018)
"五四"以来从封建母体剥离的"新女性"无论是"出走"还是"回归",其自我认同的历程都是坎坷而痛苦的。《十二金钗》在复杂而深远的历史场景中探讨了20世纪40年代上海"女性的自我认同"。作者描绘了"五四女儿"们从"人"到"女人"的认同转向,揭...
关键词:新女性 自我认同 现代性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丁玲上海都市叙事下的男性形象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21-123,共3页李萍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FWX018);2011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11-265)
丁玲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都市叙事下的男性形象可分为三种类型:花花公子型、革命者型及新式封建因袭者型,他们将爱情或当作游戏,或当作人生的附丽,或当作占有的借口,还原了爱情在父权社会中的真实处境,都市成为囚困女性的樊笼。丁玲上...
关键词:丁玲 上海叙事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春阳》与《郭老太爷的烦闷》中性压抑之比较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11-12,16,共3页李萍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40年代上海另类女性作家研究"(项目编号:2010FWX018)
《春阳》与《郭老太爷的烦闷》分别是施蛰存与汤雪华的小说,同是性压抑的展示,男性、女性纾解的方式却不相同,从而在性别视角下对女性的性禁忌与男性的性放纵进行深入的挖掘,显示出男女两性作家不同的叙事动机。
关键词:性别视角 性压抑 性放纵 叙事动机 
张憬《蠢动》与老舍《离婚》的对比阅读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103-105,共3页李萍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40年代上海‘另类’女性作家研究"(项目编号:2010FWX018)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从性别意识出发,对张憬《蠢动》与老舍《离婚》进行对比阅读,相似的情节结构及人物设置,却由于不同的性别视角,表现出男女两性作家不同的思考。
关键词:性别意识 创作动机 家庭观念 离婚 
40年代上海沦陷区女性生命体验的“另类”书写——潘柳黛《一个女人的传奇》透视
《学术交流》2013年第7期176-179,共4页李萍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40年代上海‘另类’女性作家研究"(2010FWX018)阶段性成果
潘柳黛,在40年代与张爱玲、苏青、关露并称为当时上海文坛的"四大才女",其流失海外多年的《一个女人的传奇》以独特的视角,在对40年代上海那特殊的地域、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畸形"沦陷"的历史回望中,记录了那一时代女性独特的人生成长...
关键词:潘柳黛 《一个女人的传奇》 女性生命体验 上海 
“东吴系”小姐作家对市井凡俗女性的想象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39-41,共3页李萍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40年代上海‘另类’女性作家研究"阶段性成果(2010FWX018)
1940年代,上海"东吴系"小姐作家在创作中给予了市井凡俗女性鲜明的个性、旺盛的生命力的想象,这种想象虽然依旧带有一定的"小姐"气,但也表现出知识精英女性在创作中所秉承的"五四"以来的启蒙意识以还原为对生活的真切的感性叙事,从而传...
关键词:市井女性 想象 认同 
新的困惑与旧的因袭——邢禾丽婚恋小说解读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2-3,共2页李萍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40年代上海‘另类’女性作家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FWX018
邢禾丽婚恋小说以醇厚的教训气息,分别以男性视角和女性视角对1940年代经由"自由恋爱"而组建的新式家庭角色定位进行剖析,展示了新式家庭中存在的新的困惑与旧的因袭,并对五四以来提倡的自由恋爱观及女性"出走"行为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自由恋爱 男性视角 女性视角 角色定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