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15-2)

作品数:6被引量:18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宜伦谭金芳刘举苏瑞光韩燕来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麦类作物学报》《作物杂志》《中国土壤与肥料》《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养分吸收利用夏玉米产量夏玉米养分积累量缓释肥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采用粒片状肥料实现夏玉米一次施肥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年第4期1126-1132,共7页王宜伦 白由路 谭金芳 刘举 卢艳丽 韩燕来 
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142201110025);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31PCXTD610);国家“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15-2)资助
【目的】为探求夏玉米高产一次性施肥技术,根据夏玉米需肥特性,研制大小一致、含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新型压缩片状肥料,将此肥料施在玉米植株适宜的位置,实现单株定量精准施肥。【方法】将尿素、磷酸一铵和氯化钾肥料按夏玉米需肥特性合理...
关键词:夏玉米 定量施肥 粒片状肥料 
专用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51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年第1期29-32,共4页王宜伦 卢艳丽 刘举 苏瑞光 马龙 谭金芳 白由路 
国家“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15-2)
为实现夏玉米高产和简化施肥,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专用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养分积累量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河南和山东试验点的结果表明,高缓释氮比例的专用缓释肥有利于提高千粒重,较习惯施肥分别增产8.28%和6.37%,纯收益...
关键词:夏玉米 专用缓释肥 产量 养分积累量 土壤养分 
河南省小麦玉米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7
《农学学报》2015年第1期5-9,共5页刘娇 刘举 苏瑞光 谭金芳 王宜伦 
国家"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15-2)
小麦和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持续提高河南省小麦和玉米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相关文献和统计资料,对河南省小麦和玉米生产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小麦和玉米生产中存在品种杂乱、出苗差、施肥不合理、自然灾害频...
关键词:小麦 玉米 产量 生产现状 对策 
专用缓释肥对高产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3
《作物杂志》2014年第4期97-100,共4页刘举 苏瑞光 刘娇 韩燕来 谭金芳 王宜伦 
国家"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15-2)
为探究高产小麦一次性简化施肥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专用缓释肥、复混肥料及习惯施肥对小麦产量、经济效益、生物重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鹤壁和温县冬小麦施肥分别增产26.18%~30.85%和28.11%~32.29%;专用缓释...
关键词:冬小麦 一次性施肥 专用缓释肥 产量 养分积累量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潮土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5
《麦类作物学报》2014年第1期120-125,共6页苏瑞光 王宜伦 刘举 韩燕来 李慧 谭金芳 
中国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合作项目(BFDP-HenanAU-2011);国家"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15-2)
为明确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效果,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小麦养分专家系统和AgroServicesInternationalInc(ASI)法推荐施肥下不同质地潮土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积累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粘壤质和砂壤...
关键词:冬小麦 养分专家系统 推荐施肥 产量 肥料利用效率 
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与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被引量:73
《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12期2483-2491,共9页王宜伦 刘天学 赵鹏 张许 谭金芳 李潮海 
中国-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合作项目(NMBF-HenanAU-2008);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02-17);"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15-2)
【目的】探讨超高产夏玉米(≥12 000 kg.hm-2)节肥增效的适宜氮肥用量。【方法】在夏玉米超高产区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代谢、氮素积累、氮肥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超高产区夏玉米施用...
关键词:夏玉米 超高产 氮肥用量 产量 氮素吸收 氮肥效率 土壤硝态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